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8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2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2篇
内科学   133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804篇
预防医学   29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弓形虫脑炎的实验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苏平  吴增强 《天津医药》1995,23(5):276-278
对临床表现有明显脑部症状的37例成人进行弓形虫病实验诊断,采用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进行IgG及IgM的检测或脑脊液小鼠腹腔接种。结果发现5例在两种以上检测方法中为阳性,阳性率为13.5%,提出加强实验诊断弓形虫脑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告了丹东卫生检疫局和丹东市卫生防疫站对丹东农村居民弓形虫感染状况的血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情况。经过对调查点的347名居民血清抗弓形虫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居民平均感染率为2.56%。因此。必须对群众加强卫生知识宣传。使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弓形虫在人群中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3.
已婚育龄妇女9638例弓形虫感染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及感染与不良生育的关系。方法:于2 0 0 1年5月至2 0 0 3年12月由我站对全县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查体,同时抽取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 ISA)对弓形虫特异性抗体(TOX-Ig M、Ig G)进行测定。同时对筛查对象作有关情况调查。结果:本县已婚妇女弓形虫感染率6 .1%。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已婚未育组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 =4 .83,P<0 .0 5 ) ;异常妊娠组差异有极显著性(χ2 =16 .5 2 ,P<0 .0 1)且有动物接触史及有生食习惯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动物接触史及无生食习惯者(P<0 .0 1)。结论:弓型虫感染是引起不良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已婚育龄妇女孕前加强筛查工作,早诊断、早治疗,确保生一个健康聪明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弓形虫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产生的保护性效果。方法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BAILB/c小鼠,以gp42乳酸球菌组和生理盐水组为对照,4周内免疫7次,免疫结束后,分别收集各组小鼠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总抗体IgG和抗体亚类IgG1和IgG2a水平,同时用100个弓形虫RH株速殖子攻击各实验小鼠。结果P30乳酸球菌口服免疫小鼠组检测到了相应的抗体,抗体亚类IgG2a的生成量稍高于IgG1,两对照组均检测不到明显的相应抗体;攻击后,口服疫苗免疫组平均存活时间多于对照组4d。结论P30乳酸球菌口服疫苗刺激小鼠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诱导产生了偏向Th1型的免疫反应,且在小鼠体内发挥了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构建弓形虫表面抗原SAG2的DNA疫苗载体,并在Vero细胞中表达。方法设计1对引物,从弓形虫RH株速殖子基因组DNA中扩增SAG2全长编码基因,构建pVAXl—SAG2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以限制性内切酶Kpn Ⅰ和EcoR Ⅰ进行双酶切、PCR鉴定,纯化后进行测序鉴定。脂质体介导法瞬时转染Vero细胞,同时以pVAX1为对照,48h后收集细胞,Western—blot鉴定。结果从弓形虫RH株DNA中扩增出了577bp的SAG2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VAX1—SAG2,在质脂体介导下转染Vero细胞,质粒DNA成功的转染到细胞中。通过Westen-blot分析,细胞裂解液样品有1条可被弓形虫免疫血清所识别的约17ku大小的条带,与预计大小一致。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VAX1—SAG2在Vero细胞中有一定表达,且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26.
148例孕妇弓形虫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7.
一次病理生理实验课,我们小组做脑动脉空气栓塞实验,做完实验取大白鼠脑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意外地发现4只大白鼠中有1只的脑有大量弓形虫包囊(Toxoplasmabradyzoite,cyst),这是慢性弓形虫病的表现。其中至少有3个问题要考虑:①实验动物不应有慢性病,否则实验数据就不可能准确,有碍科研;②弓形虫可通过动物传染给人导致疾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实验者接触感染动物有可能被传染;③传染源不消除,则有可能造成动物或人群疾病流行,不可不防。为了摸清情况决定作一次实地调查研究。1材料及方法随机取实验用大白鼠的全脑50个,包括大小脑及脑干,用1…  相似文献   
28.
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枢神经系统(CNS)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0%~20%的艾滋病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CNS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29.
小儿弓形虫致脑损伤26例临床分析边海峰弓形虫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具有广泛流行的特点。人体感染弓形虫后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中枢神经系统也容易受累。我科于1995年10月~1997年1月先后收治了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确诊为弓形虫感染患儿50例...  相似文献   
30.
我们用IHA和ELISA方法检测弓形虫抗体,共检孕妇1085例,非孕育龄妇女200例,患病新生儿109例,下沉新生儿80例,结果:孕妇较非孕妇感染率和总阳性均明显增高,且随孕期延增高,证实妊娠期感染弓形虫的相对危险度大,新生儿疾病组总阳性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有些新生疾病与弓形虫感染有关,以先天畸形,TORCH感染关系最密切,IgM母亲的新生儿感染率和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IgM者,感染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