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4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573篇
内科学   239篇
皮肤病学   1264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3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3645篇
预防医学   753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1633篇
  12篇
中国医学   4160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735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881篇
  2010年   842篇
  2009年   792篇
  2008年   743篇
  2007年   793篇
  2006年   707篇
  2005年   732篇
  2004年   738篇
  2003年   720篇
  2002年   638篇
  2001年   515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部分患者在疱疹结痂脱落后仍遗留有强烈的神经痛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目前中西医对此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24例,临床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梅花针加火罐、TDP治疗带状疱疹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最主要的特征是神经痛。西医治疗疗程长、费用高,患者承受生理痛苦和经济负担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梅花针加火罐、TDP治疗本病38例,收到非常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8例患者为本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病例,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确诊。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应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观察金刚烷胺及卡马西平治疗106例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如果是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往往皮疹密集,病程迁延不愈,严重时病毒可自行传播而引起病毒血症及全身病变。目前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欠佳,我们采用蒙药外用、西药内服的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000mg每日3次口服,共服7d;对照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300mg每日2次口服,共服10d。用药后第3、6和10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128例,全分析集(FAS)分析128例,符合方案集(PPS)分析118例。治疗后第3、6和1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值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nal analogue scale,VAS)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组时疼痛VAS值≥8的患者,FAS集分析显示,在治疗后第6、10天VAS值下降两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PS集分析显示治疗后第10天VAS值下降,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俨〈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8%和12.50%.主要为嗜睡和恶心。结论:增加伐昔洛韦用量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与较低剂量伐昔洛韦组相比,对疼痛程度较严重的患者能更显著地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37.
本文报告用灰黄霉素治疗带状疱疹,并以习惯疗法作对照,比较疗效。治疗结果,灰黄霉素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作者认为灰黄霉素可能有激活上皮细胞中溶酶体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1999~2004年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乌黛膏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1病历介绍 患者,男,79岁,因“左侧腰腹部疼痛3个月,伴左腰腹部膨出”于2005年6月20日来诊。该患者曾以左腰腹部带状疱疹于2005年5月9日入院,经治疗好转出院,出院时留有后遗神经痛,局部皮肤坏死,留有瘢痕。本次入院皮肤科检查:左腰腹部片状色素沉着斑,呈带状排列,腰部留有坏死后瘢痕,平卧时左侧腰腹部膨出。查体:腹部双侧不对称,左腰腹可见明显膨出,触之较右侧明显松弛。全腹软,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触及,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40.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al,VZV)引起的儿童期急性出疹性疾病.传染性极强.与成人期带状疱疹病毒为同一病毒.即人类疱疹病毒Ⅲ型,有双股DNA核心.外包蛋白质包膜,包膜具有抗原性。病人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时可有2次感染甚至表现为全身播散性水痘。孕妇患水痘可累及胎儿,妊娠合并水痘发生率为0.1‰-0.7‰。是少见的传染病。我院2002年10月-2006年2月收治3例妊娠合并水痘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