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4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74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56篇
预防医学   155篇
药学   483篇
  5篇
中国医学   83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31.
目的:探讨增强心律平抗心律失常作用、减轻其副作用的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用心律平合用开搏通、辅酶Q10,对照组单用心律平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2例,好转11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律平与开搏通、辅酶Q10合用后能明显增强抗室性早搏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心律平。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平律散穴位外敷加小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临床实践对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VP)的处理原则发生了明显变化,这首先取决于心内科医生对室性心律失常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的重新分类。  相似文献   
34.
张冬雷  周安华 《中原医刊》1997,24(11):28-29
卡托普利与慢心律治疗老年心衰伴无症状室早51例对比观察张冬雷周安华储应虹王仲和江苏油田总医院(225261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充血性心衰病人(CHF)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但无选择性地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CHF伴无症状室早病人能否获益[2...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探讨小儿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150例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其它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150例患儿检出室性早搏82例(占54.7%),其中24小时大于2000个34例(22.7%),室性心动过速2例(1.3%),室上性早搏48例(32.0%),室上速8例(5.3%),窦房传导阻滞8例(5.3%),房室传导阻滞32例(21.3%),束支阻滞8例(5.3%)。单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的6例,ST-T改变的8例,既有室性早搏又有室上性早搏39例。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7.
观察室性早搏43例,多普勒频谱表现为峰值流速减慢,早搏使前一组A峰消失,后一组峰值流速增快。19例早发型,主动脉瓣口、肺动脉瓣口无频谱出现,早搏每搏量因发生时间不同,每搏量减少不同,晚发型平均减少37.6%,早发型平均减少79.6%。讨论了产生机理及对心排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当归补血汤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卓祥 《广东医学》1998,19(5):394-395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临床上其疗效尚不尽如人意,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自1996年3月-1997年6月,应用古代名方当归补血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试验病例共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年龄52.426.8岁,对照组年龄53.6t5.8岁。治疗组男性9例,女性11例;对照组男女各10例。治疗组中气血两虚证7例,气虚血瘀证13例;对照组中气血两虚证9例,气虚血瘀证11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中医证型和室早分级经统计学处理,均…  相似文献   
39.
蒙医治疗室性早搏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医治疗室性早搏50例临床观察内蒙古呼盟中蒙医医院(021000)谢飚,其木格关键词室性早搏,蒙药治疗室性早搏是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病。我们用蒙药治疗50例患者,效果满意,总结如下:临床资料50例室早患者男38例,女12例;年龄35~68岁;...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窦性心律震荡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的170例心梗患者和116例正常人室性早搏(室早)后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及平均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梗患者室早后的T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鸭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TO和/或TS异常组死亡率明显高于TO和鸭均正常组(P〈0.001)。结论:心梗后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减弱或消失时,其猝死的发生率增高,及时检测心梗患者室早后的TO和TS值,对发生猝死的高危患者的检出、危险度分层以及对其进行干预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