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1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33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94篇
内科学   10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823篇
综合类   3318篇
预防医学   59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87篇
  11篇
中国医学   808篇
肿瘤学   17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562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606篇
  2008年   654篇
  2007年   608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603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606篇
  2001年   573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吴建浓  刘敏  李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083-2084
目的:探讨端粒酶与Ki-67、p53在大肠癌和腺瘤的表达及发生、发展机理。方法:用组织芯片原位杂交的方法在分子学水平对细胞的端粒酶进行检测,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Ki-67,p53进行检测。结果:72例大肠癌端粒酶表达的阳性率为77.78%,Ki-67阳性率88.89%,p53阳性率63.89%;36例大肠腺瘤端粒酶表达阳性率8.3%,p53阳性率22.22%,Ki-67阳性率13.89%。端粒酶和Ki-67、p53的阳性表达在大肠癌和大肠腺瘤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和K-i67、P53在大肠细胞癌变过程中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建立自体热休克凋亡大肠癌细胞抗原制备、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以及抗原负载方法.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从手术切除的肠癌新鲜组织获得单细胞悬液,热休克后用桦酯酸诱导其凋亡,制备成细胞抗原;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单核细胞(PBMC),经GM-CSF与IL-4体外诱导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负载细胞抗原后制备成DC肿瘤疫苗,并对DC疫苗的形态、数量及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肿瘤细胞抗原得率:(11.87±0.66)×106/g组织;平均凋亡率:(93.13±2.3)%;(2)imDC平均得率为(9.73±0.84)×106/(121.64)×106个PBMC,活率>95%;imDC表型分析:CD11c+CD14-、CD11c+HLA-DR+、CD11c+CD80+、CD11c+CD83+、CD11c+CD86+表达率分别为(87.48+2.59)%、(87.92±0.97)%、(2.20±0.67)%、(4.86±1.21)%、(5.00±0.97)%;(3)DC平均得率为(6.74±0.97)×106/(9.73±0.84)×106个imDC,活率>95%,DC表型:CD11c+CD14-、CD11c+HLA-DR+、CD11c+CD80+、CD11c+CD83+、CD11c+CD86+表达率分别为(93.55±1.24)%、(89.77±1.35)%、(87.80±1.63)%、(70.64±6.42)%、(95.44±2.16)%.结论 自体大肠癌细胞负载树突状细胞的方法稳定、安全、可靠,可制备出成熟DC.  相似文献   
993.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术后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和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大肠癌术后随坊中的作有及相互关系.方法 43例大肠癌术后病人做个全身PET/CT检查,并在一周内检测血癌胚抗原(CEA)、肿瘤抗原19-9(CA19-9)、肿瘤抗原50(CA50)水平,并与最终诊断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查之间差异和相互关和关系.结果 43例中,27例诊断大肠癌转移.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术后转移的敏感性为59.3%,特异性为87.5%;PET/CT诊断人肠癌术后转移的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93.8%.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2.1%.结论 PET/CT诊断人肠癌术后的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较肿瘤标志物检测高,肿瘤标志物对PET/CT诊断具有补允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是诊断大肠癌术后转移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EphA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性及微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福红  姚阳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1):2268-2271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2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及其与大肠癌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大肠癌标本和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phA2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因素及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结果:EphA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01)。EphA2蛋白高表达与癌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和肿瘤体积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和血行性转移无关(P>0.05)。免疫组化结果还发现,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内皮细胞也有EphA2受体蛋白表达。CD34染色后大肠癌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EphA2表达水平有显著相关,EphA2阳性表达强度高的肿瘤区域有较高的微血管密度。结论:E-phA2蛋白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和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讨论老年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选择82例老年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总结手术适应证与方式的选择与体会.结果:本组82例临床治愈79例,死亡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3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本病确诊并及时手术和对症处理治疗效果是非常满意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研究奥沙利铂(L-OHP)联合氟脲嘧啶(5-Fu)及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行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全部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及亚叶酸钙治疗,2周重复1次,2次为1周期.所有病人均行5 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4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47.62%,其中完全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8例,进展2例,毒副反应主要为末梢神经毒性、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腹泻,患者均可以耐受且.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和亚叶酸钙对于晚期大肠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药物.  相似文献   
997.
炎症性肠病相关性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敏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4):290-293,29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目前病因不明,临床经过反复,迁延数年至数十年,治愈十分困难,有很高的癌变风险,且癌变的分子机制至今仍不明确。对IBD患者的随访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癌性病变,及时治疗。本文对IBD相关性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及监测管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通过观察三氧化二砷术前短期体内化疗对大肠癌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影响,探讨三氧化二砷抗肿瘤作用的机制,观察短期术前化疗后早期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评价三氧化二砷在人体内的化疗效果,为其在临床应用于大肠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取消化内镜检查及活检诊断为大肠腺癌且计划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索复发、转移大肠癌血瘀证与外周血PTEN、CD44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复发、转移大肠癌患者进行证素辨证,同时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其外周血PTEN、CD44基因表达。结果①外周血PTEN、CD44基因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②血瘀组的外周血PTEN基因表达显著低于非血瘀组(P<0.05),CD44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非血瘀组(P<0.05)。③各血瘀级别的证素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外周血PTEN、CD44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复发、转移大肠癌血瘀证患者与外周血PTEN、CD44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各血瘀级别的证素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远超2%的国际水平,直逼1%,每年新发病人数高达40万人。在上海,大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排名第二;在消化道肿瘤中,超过胃癌和食管癌,位居首位,严重危害国民的健康与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