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2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4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56篇
基础医学   103篇
临床医学   711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38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1954篇
预防医学   77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20篇
  4篇
中国医学   934篇
肿瘤学   18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外阴白色病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外阴局部皮肤的病变.大量研究显示,自身免疫可能与该病发病密切有关,其他可能性相关因素还包括遗传、感染、激素、代谢等,但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定论.目前尚没有能彻底治愈该疾病的方法,局部使用抑制剂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2.
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和治疗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调查孕妇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发病率,对检出的VVC进行病原学和治疗研究。方法 连续对产科门诊1000例孕妇进行VVC发病情况调查。对分离的念珠菌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对66例VVC患者应用咪康唑栓治疗,400mg/d,6d为一疗程。结果 孕妇VVC的发病率为12.7%(127/1000)。37.4%(374/1000)的孕妇以往有VVC病史,0.6%的孕妇为复发性VVc。127例VVC中,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分别占87.1%、9.9%、1.5%和1.5%。有4例患者同时感染2种念珠菌。114株白念珠菌对咪康唑、克霉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耐药率依次为10.5%、2.6%、6.1%、7.9%和0。13株光滑念珠菌对咪康唑和制霉菌素均敏感,对克霉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均敏感或剂量依赖敏感。应用咪康唑栓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1~2周及4~6周的病原学治愈率分别为84.8%和80.3%。结论 VVC是孕妇的常见病,白念珠菌仍然是主要致病菌,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引起VVC的念珠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应用咪康唑栓治疗孕妇VVC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3.
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由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外阴阴道炎。该病常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硝酸咪康唑(商品名为达克宁)栓有200mg,400mg,1200mg三种剂型。本研究采用200mg,400mg两种剂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为2003年2月—2005年1  相似文献   
34.
外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之一,近年来,外阴切开术已常规地用于初产妇阴式分娩,在很大程度上使母儿免受伤害,现将其临床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5.
外阴和阴道     
阴道平滑肌瘤24例临床分析;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特征和硝酸咪康唑治疗的效果观察;伊曲康唑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36.
甲硝唑氯己定洗剂治疗妇女外阴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外阴感染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滴虫性、淋菌性外阴炎,生殖器念珠菌病病程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由于受阴道上皮多层细胞形成吸收屏障以及阴道血管屏障的影响,口服化学药物及抗生素不易渗透阴道皮脂膜进入病灶部位,达不到有效浓度[1]。笔者使用甲硝唑氯己定  相似文献   
37.
老年性外阴白斑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具有一定的痛苦,奇痒、干燥症状。有时局部烧灼感、刺痛、有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外阴的色病变(White lesions of the vulva)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所致之外阴部皮肤及粘膜的不等程度变白或粗糙、萎缩的状态。长期以来称外阴白斑(Lencoplakia)。此名称自1885年Breisky及1909年Bekeley提出。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与传统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6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外阴瘙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及口服。结果治愈172例,有效24例,治愈率为87.76%,有效率为100.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9.
幼女因缺乏雌激素作用,阴道鳞状上皮细胞菲薄,阴道内无阴道杆菌生存,故阴道抵抗力低,容易受感染,引起外阴炎。现将近年来我院女童外阴分泌物培养的病原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2003年2月我院收治1例外阴癌患者,经过择期手术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