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01篇
  免费   1514篇
  国内免费   415篇
耳鼻咽喉   290篇
儿科学   1386篇
妇产科学   188篇
基础医学   819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7694篇
内科学   2536篇
皮肤病学   129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7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720篇
综合类   13573篇
预防医学   8975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8642篇
  55篇
中国医学   3126篇
肿瘤学   138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801篇
  2022年   672篇
  2021年   986篇
  2020年   1000篇
  2019年   1035篇
  2018年   499篇
  2017年   1073篇
  2016年   950篇
  2015年   1473篇
  2014年   2464篇
  2013年   2417篇
  2012年   3049篇
  2011年   3065篇
  2010年   2913篇
  2009年   2805篇
  2008年   3097篇
  2007年   2955篇
  2006年   2628篇
  2005年   2930篇
  2004年   2280篇
  2003年   2266篇
  2002年   1377篇
  2001年   1212篇
  2000年   938篇
  1999年   801篇
  1998年   706篇
  1997年   653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362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1.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通过临床感染监测和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某医院住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356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有49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为13.76%。从49例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构成比依次为64.29%、26.79%和8.93%。年龄≥60岁、造口、合并肠梗阻、合并基础疾病、围术期合并其他部位感染以及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构成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该医院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为最主要致病菌,其与多种因素关系较为密切,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儿科最常见的疾病是呼吸道感染,为提高儿科用药物的治疗水平,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与经济,针对我院儿科用药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做如下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莫桂培 《当代医学》2016,(12):136-137
目的 探讨喜炎平对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其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其他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结果 .结果 经过为期1周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5%);观察组的咽喉肿痛及咳嗽缓解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和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且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5):212-214
目的探讨碘伏消除ESBL定植菌在预防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入住神经外科的重症昏迷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同时采取碘伏处理鼻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ESBL定植菌的发生率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ESBL定植菌的发生率为19.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定植率41.1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感染率为21.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45.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碘伏消除ESBL定植菌来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具有可行性,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43-4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方法,实验组在血清降钙素原检查结果的指导下进行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费用、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的平均发热时间、平均咳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费用、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清降钙素原检查结果指导下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费用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30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术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经验。方法: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采取适宜的气道净化和湿化技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同时预防口腔及呼吸道感染,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机制和护理措施,形成系统的呼吸道管理程序。结果:30例患者术后很好地维护了呼吸道功能及口腔的清洁,避免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使患者顺利恢复健康,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有针对性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是维护口腔颌面部外伤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及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