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7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52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12篇
内科学   78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1944篇
预防医学   12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05篇
  12篇
中国医学   66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韩咏霞 《长寿》2007,(3):38-38
关于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一是需要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二是需要联合用药,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为什么要联合用药呢?  相似文献   
52.
小儿危重症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临床特点,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胃肠功能障碍的50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胃肠功能障碍多见于婴幼儿,重症感染、缺血缺氧、休克、酸中毒、急性腩水肿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胃管内抽出咖啡样液体是胃肠功能障碍的最早表现,死亡病冽均有3-4个器官功能障碍。结论治疗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与诊治的早晚及伴随的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及早留置胃管、早观察、早诊治、综合治疗是抢救胃肠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3.
鲍继桂 《药物与人》2007,20(11):40-40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研究发现克山病与人群缺硒有关,患者主要表现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X线显示心搏减弱、心脏扩大呈球形。研究显示克山病病人人群内外环境处于贫硒状态,当时用硒预防克山病取得可喜成果。以后许多学者对硒与心血管疾病方面进行许多研究,如在实验性缺血缺氧条件下,补硒组心室搏动时间平均为93分钟,未补硒组仅为54分钟,表明硒有维持心脏存活和搏动作用。在缺血缺  相似文献   
54.
小儿危重症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当  周毅虹 《广东医学》2002,23(11):1161-1162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症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对80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儿中有35例出现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为44%(35/80)。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在危重病例评分的不同组别依次为:极危重组(<70分)76%(26/34),危重组(70-90分)20%(9/46),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25.72,P<0.001),具有1,2,3,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0,25%,61%,80%,(X^2=24.82,P<0.001),胃肠功能衰竭组病死率57%(20/35),非胃肠功能衰竭组病死率27%(12/45)(X^2=7.62,P<0.01)。结论:危重病例评分值越低,受累脏器越多,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MSOF患儿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病死率明显增加,应重视对危重儿胃肠功能衰竭的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5.
56.
口服降糖药及其合理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沈澄 《中国全科医学》2002,5(2):145-146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致的代谢内分泌疾病。该病已列为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由于糖尿病有不同类型,加上患者的不同情况和个体差异,面对众多的降糖药物,如何合理选用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人们平常喝的水,结构是缔合大分子簇团,参与体内生物化学反应差,脂质代谢差。人体动脉内的脂质沉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多,血流阻力增大、流量减少。中老年人可能患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症。同时有的血黏度高、血糖高、血尿酸高,不断受病痛折磨,使寿命大为缩短。据统计,心脑血管病是当前我国人口第一第二位死因,占死因总数的46%。而健康人也因动脉内脂质沉积逐渐增多,促使器官功能衰减,使人应享的自然寿命缩短。据研究,长期饮用普通天然水,是使人逐渐形成动  相似文献   
58.
张小丽 《医学文选》2004,23(4):499-500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并发症很多,严重的并发症是神经外科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作者通过总结本科3年来危重病人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9.
万承奎 《健康博览》2006,(9):I0021-I0021
健康是个小宇宙,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受生活方式影响最大;而生活方式是否科学是决定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有些人生活杂乱无章,早上不吃早饭,晚上大吃大喝,晚上不睡,早晨不起。还有不少人通宵玩耍,疲倦时滥用补品,而且膳食结构也不均衡——要么吃荤不吃素,要么吃素不吃荤等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了许多疾病的发生和亚健康隐患。据调查,目前我国的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的发病年龄已比原来提前了20年,不少中青年人还过早患了心脑血管疾病。而这些疾病大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引起。可以这样讲:一个人的健康生命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而60%则取决于自己。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