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63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91.
终末牙列的种植支持式全口固定义齿修复由于余留牙及颌骨解剖条件因素而较为复杂。本临床病例通过数字化技术辅助信息的采集与拟合、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及数字化印模技术和CAD/CAM技术在最终修复的运用,讨论总结了数字化技术在终末牙列种植支持式全口固定义齿修复中的运用流程、特点和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592.
目的 探讨排龈药物对加成型硅橡胶细节再现及印模精度的影响。方法 在肾上腺素、白眉蛇毒血凝酶、硫酸铁、氯化铝存在的情况下,按照ISO 4823标准,分别对Express XT加成型硅橡胶、美佳印弹性体印模材料、S1 suhy加成型硅橡胶进行细节再现实验及线尺寸变化实验。结果 加成型硅橡胶的细节再现及尺寸变化在经过不同排龈药物处理后,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用的排龈药物对加成型硅橡胶的细节再现及印模精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593.
全口义齿闭口式印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用操作简单、易掌握的闭口主动性印模法取得总义齿精确终印模。方法:用托牙基底板加自凝牙托粉作托基托,用蜡作牙合堤,确定好颌位关系后,在牙尖交错位让病人做主动的闭口功能性咀嚼压力印模,获得精确的总义齿终印。结果:用闭口印模制作的总义齿,提高了义齿基托边缘形态学的适合度,固位力明显提高,很少发生黏膜压痛。结论:闭口印模简单易学、操作误差较小,表现了功能状态下的黏膜形态,符合无牙颌黏膜受力情况,是真正的功能性印模。  相似文献   
594.
目的:探索口内扫描数字化印模(IDI)技术在磨牙区牙体缺损达龈下全冠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0月因磨牙区牙体缺损达牙龈下患者16例(16颗患牙)。完成牙体预备后,采用IDI获取龈上基牙数据,再用改良法双相二次印模技术获得包括龈下缺损牙体组织的基牙石膏模型;通过扫描石膏模型将龈下牙体组织数据与IDI获得的数字模型数据拟合,获取完整的基牙数据。CAD/CAM完成全解剖氧化锆冠的设计与制作。评价修复效果,并于治疗1个月、6个月后复查基牙牙菌斑指数(PLI)和牙龈指数(GI)。结果:16颗全冠边缘完整性、就位支点、边缘台阶评级、咬合评级均为临床接受等级。冠边缘适合性检查颊侧(92.36±10.32)μm、舌/腭侧(106±12.35)μm、近中(85±8.35)μm、远中(88±9.45)μm。修复后1个月患牙PLI和GI分别为(0.78±0.43)分和(0.82±0.53)分;修复后6个月PLI和GI分别为(0.58±0.40)分和(0.72±0.46)分。结论:通过改良IDI技术,实现磨牙区舌/腭侧牙体缺损达龈下冠修复,短期修复效果临床接受。  相似文献   
595.
目的 探讨赛拉格硅橡胶印模材在全瓷冠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赛拉格硅橡胶印模材为67例患者制取77副工作印模,使用藻酸盐印模材制取57副非工作印模.结果 77副工作印模均一次操作完成,符合临床要求.57副非工作印模中51副一次取模成功,6副通过二次印模才符合要求.结论 赛拉格硅橡胶印模材在全瓷冠修复中应用效果好,具有体积稳定性好、印模清晰、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96.
姜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0):1700-1702
目的:探究评价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经改良闭口式印模法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80例老年牙槽嵴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口组和闭口组,各40例。两组均行全口义齿修复,开口组采用开口式印模法,闭口组采用改良闭口式印模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12周咀嚼效率,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14(OHIP-14)评分,义齿修复满意度。结果:闭口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开口组(7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12周两组咀嚼效率较治疗前高,闭口组咀嚼效率较开口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口腔疼痛、身体机能、独立能力、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闭口组口腔疼痛、身体机能、独立能力、心理状态评分较开口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口组义齿修复满意度(92.50%)较开口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597.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排龈剂直接接触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后,对其阻聚作用及阻聚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5种排龈剂(0.1%盐酸肾上腺素、0.05%羟甲唑啉、15.5%硫酸铁、25%氯化铝和5%氯化铝),生理盐水作为对照,2种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ExpressTM,ImprintTM Ⅱ),共组合成12组,每组12个样本,共144个样本。由同一名操作者用硅橡胶印模材混合枪将硅橡胶印模材混合于亚克力模具中,使其直接接触密织棉织物上的排龈剂,到达厂家所示的聚合时间后取下样本,置于放大倍数为1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样本是否发生阻聚,并比较其阻聚程度。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的阻聚均发生于15.5%硫酸铁组和25%氯化铝组,阻聚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盐酸肾上腺素组、0.05%羟甲唑啉组和5%氯化铝组均未发生阻聚,15.5%硫酸铁和25%氯化铝对ImprintTM阻聚程度的影响大于ExpressTM,差异...  相似文献   
598.
目的通过分析扫描方式对全冠预备体终止线扫描正确度的影响, 探索提高全冠预备体终止线局部区域扫描正确度的方法。方法选择上颌标准树脂牙列模型1个, 于右上第一磨牙上制备全冠预备体, 作为标准参照模型, 以牙颌模型扫描仪扫描获得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分别采用主动三角测量原理的口内扫描仪A(CERECOmnicam)和共聚焦显微成像原理的口内扫描仪B(3ShapeTRIOS)扫描全冠预备体, 按照扫描方式分为3组:平移式扫描组、面波浪式扫描组和颊舌面波浪式扫描组。每组均重复扫描6次, 数据导入GeomagicStudio2013软件, 分别提取全冠预备体终止线整体以及近中、远中、颊侧、舌侧图像数据, 与参考数据进行三维偏差分析, 以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error, RMSE)作为扫描正确度的评价指标, RMSE值越小, 扫描正确度越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于平移式扫描组, 口内扫描仪B终止线整体RMSE值[(35±6)μm]显著小于口内扫描仪A[(44±7)μm](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A, 面波浪式扫描组终止线近中和远中RMSE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599.
目的 :评价对无牙颌患者运用二次功能印模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3例无牙颌患者运用二次功能印模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修复前后使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eriatric Oral Health Assessment Index,GOHAI)评估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根据患者是否有义齿修复史,分为无义齿修复史、局部可摘义齿修复史和全口义齿修复史3组。在全口义齿修复史组中,选取30例患者,使用修复前旧义齿及新义齿咀嚼双色口香糖,采用ViewGum分析计算口香糖的混合程度数据(SDHue值)。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修复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均有提升,修复后1个月GOHAI指数均显著高于修复前(P<0.05)。在全口义齿修复史组中,30例患者修复后SDHue值显著低于修复前(P<0.05)。结论:二次功能性印模法操作简便快捷,能够提升患者对全口义齿修复后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00.
刘芳  何欢  唐艳玲  车兴 《医疗装备》2023,(21):79-82
目的 探讨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与传统硅橡胶精细印模技术在临床前牙瓷贴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医院行临床前牙瓷贴面修复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传统硅橡胶精细印模技术,试验组采用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康复效果、心理状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取模时间、戴牙时间、边缘间隙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1、6个月,两组的复查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修复保存完整、边缘密合、无牙龈反应、术后敏感、颜色匹配的复查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心理状态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前牙瓷贴面修复中,与传统硅橡胶精细印模技术比较,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可以缩短取模时间、戴牙时间、边缘间隙,有效促进修复保存完整等方面康复效果的发挥,改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修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