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03篇
内科学   32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83篇
预防医学   114篇
药学   393篇
  2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智光  陈倩 《人民军医》2004,47(5):289-292
自从1997年11月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JNC)发表了第6次报告以来,已有30多项有关高血压治疗和控制的大型临床试验发表了结果,积累了大量新信息。因此,2003年5月14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国立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The National Heart,Lung and Blood Institute,NHLBI)在华盛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JNC第7次报告(JNC-7),包括最近发表的ALLHAT、ANBP2、EPHESUS等研究成就,修订了高血压防治指南。2003年5月21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JNC-7,报告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对高血压防治的力度。这是自JNC-6发表以来高血压防治领域里又一里程碑,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内高血压防治的研究和实践产生显著的影响。JNC-7的发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的一些概念和观点引发了许多争论,现就JNC-7中争论较多的问题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2.
尿量及性状是体外循环手术中的重要监测指标,有助于判断组织灌注、体液平衡、肾功能和心脏功能的状况.与其它手术相比,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尿液的监测有其特殊要求.如需准确收集并记录转流前、转流中、转流后的尿量与性状,在使用利尿剂和血管活性药物后,以及停机后输液、输血时,需观察每分钟尿液滴数,以此判断药物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和输液输血速度.临床实践中发现一次性尿袋测量不够精确,用量杯测量较费时.为此,我院手术室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对体外循环手术中尿液收集测量装置进行改良并应用于113例患者,收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分西药和中药.西药有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5大类药物,组成治疗高血压的第一线药;中药有罗布麻、莶草、夏枯草、天麻、杜仲等.临床上高血压的合理用药对于血压的控制与病情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正> 我们采用血管扩张剂、强心甙及利尿剂联合静脉注射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心衰,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3例,其中麻疹肺炎并心衰13例;病毒性肺炎并心衰49例;细菌性肺炎并心衰21例。年龄为1个月~3岁。男性48例,女性35例。病儿均有突然加重的呼吸急促(>60次/min)及发绀等严重缺氧表现,双肺有密集细小罗音,心率明显增快(婴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肝右肋下短期内增大约  相似文献   
25.
26.
《高血压杂志》2005,13(12):812-812
该荟萃分析包括13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05951病人,以β受体阻滞剂与其他降压药(ACEI,CCB,利尿剂)比较;另有7个临床研究27433名病人,以β受体阻滞剂与安慰剂比较。结果发现β受体阻滞剂组与其他降压药组比较,发生脑中风相对危险增加16%,尤以氨酰心安治疗的病人,脑中风危险增加最多(26%);β受体阻滞剂加利尿剂组脑中风的相对危险比也有增加。在心肌梗死方面,β组与其他降压药无区别。与安慰剂组比较,β受体阻滞剂脑中风相对危险增加19%。学者认为β受体阻滞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无效”的说法,如果是不正确的话,至少也是“不够理想”。机制:可能是β受体阻滞剂不像ACEI、利尿剂、CCB那样能降低中心动脉SBP。  相似文献   
27.
<正> 速尿(呋噻米)为强效利尿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髓质部Na~+、Cl~-的再吸收,因而尿中Na~+、K~+与水的排出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用于治疗各型水肿。随着对速尿药理研究的深入与临床实践的增多,速尿的临床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前3天患者的液体平衡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查看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病例记录,入选病例必须严格符合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且既往无肾功能不全病史。采集病例相关数据以及诊断后第1、2、3天的液体平衡值。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继发器官衰竭评分(SOFA)、液体平衡和病死率等数据。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和描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与在前3天的液体复苏治疗中出现的负平衡((0mL)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负液体平衡患者与未出现负液体平衡患者2组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4%vs87.5%,χ2=5.303,P=0.021)。通过对入组时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第1天和第3天SOFA评分和正负平衡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前3天的治疗中,若有1d出现负液体平衡即可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前3天的治疗中,若有1d出现液体平衡负值即可成为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感染性休克的28d生存预后有较强的预测性。在前3天的治疗中出现液体平衡为负值((0mL)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比液体平衡为正值的患者的28d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29.
30.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利尿剂可改善患者症状,但利尿剂通常需要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因为利尿剂在排出体内水分的同时,也会将体内的一些电解质,如钠离子、氯离子、钾离子等排出,引起电解质紊乱,有时可加重心力衰竭症状。此外,过度利尿容易出现低血压。血压太低,心功能同样也会恶化。所以,在用利尿剂时要注意,不要认为排尿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