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41篇
  免费   4512篇
  国内免费   3421篇
耳鼻咽喉   729篇
儿科学   804篇
妇产科学   1171篇
基础医学   5045篇
口腔科学   474篇
临床医学   15244篇
内科学   7398篇
皮肤病学   481篇
神经病学   3526篇
特种医学   22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5451篇
综合类   26283篇
预防医学   6491篇
眼科学   734篇
药学   11894篇
  198篇
中国医学   6958篇
肿瘤学   1247篇
  2024年   648篇
  2023年   2519篇
  2022年   2030篇
  2021年   2620篇
  2020年   2444篇
  2019年   2603篇
  2018年   1138篇
  2017年   2197篇
  2016年   2255篇
  2015年   2652篇
  2014年   4266篇
  2013年   4140篇
  2012年   5224篇
  2011年   5909篇
  2010年   5231篇
  2009年   4985篇
  2008年   5813篇
  2007年   5183篇
  2006年   4623篇
  2005年   4675篇
  2004年   4003篇
  2003年   3703篇
  2002年   2812篇
  2001年   2412篇
  2000年   1929篇
  1999年   1526篇
  1998年   1314篇
  1997年   1291篇
  1996年   1184篇
  1995年   1075篇
  1994年   907篇
  1993年   597篇
  1992年   589篇
  1991年   501篇
  1990年   452篇
  1989年   509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992.
为探讨血液在高粘,高凝状态下的白细胞促凝物质及其参与血栓形成的机理。方法用新鲜全血制备细胞冻溶上清液,进行其促血小板聚集和促凝血时间的对照研究。结果经甲臂微循环检查血流中有白色微小血栓形成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同,且凝血时间缩短明显。  相似文献   
993.
994.
本研究用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特点。共记录了194个多巴胺能神经元。其中,大多数神经元(78%)可被尾部强电刺激(15mA,1.0ms)所抑制,15%被兴奋。兴奋和抑制反应均依赖于刺激强度。当刺激强度变化于0~20mA时,伤害性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显著相关。来自不同部位的刺激可会聚于同一神经元。反应潜伏期和阈值提示Aδ纤维参与伤害性信息传入黑质的过程。本文还讨论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系统在痛觉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996.
应用膜型尿促黄体激素(LH)酶联免疫试剂,对48例不育症患者60个周期进行排卵监测。结果显示基础体温双相型并有血孕酮分泌增加(48.4±20.7nmol/L)的47个周期,尿LH显色均阳性;而基础体温单相型且无孕酮分泌增加(2.6±1.5nmol/L)的13个周期,尿LH显色均阴性。提示膜型尿LH酶联免疫试剂预测排卵无假阳性及假阴性。间隔12小时收集标本,按中位数统计法,尿LH显色程度与血LH浓度呈正相关(r=0.9887,P<0.001)。尿LH显示(±)距排卵时间为32.1±3.1小时,显色加深至(+)距排卵时间为16.9±2.6小时,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而尿LH显色(++)、(+++)距排卵时间与显色(+)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明一次检测到尿LH显色加深,即可推测排卵反应时间。与基础体温、宫颈评分、B型超声等比较,其预测排卵的价值更为可靠,而且操作简便快速,2分钟显示结果。监测结果还提示尿LH显色阳性的47个周期中,优势卵泡在起始显色的72小时内消失的41个周期为正常排卵,72小时后仍未消失的6个周期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  相似文献   
997.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生活电器应用的增加,电烧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多,现将我院1971~1996年收治的99例电烧伤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人99例,男性86例,女性13例;成人80例,小儿19例;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63岁。烧伤面积最小0。5%,最大80%;三度面积最小0.5%,最大70%。本组占同期收住院治疗烧伤病人1781例的5.5%。治愈92例,占93%;自动出院6例,占6%;死亡1例,占l%,死于肠管烧伤引起腹膜炎败血症。本组病例致伤原因有高压电伤45例(45.5%),电弧烧伤32例(32.3%),低压电伤20例(20.3%),闪电…  相似文献   
998.
HMG—HCG诱发排卵后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馥贞  张治芬 《浙江医学》1990,12(5):2-4,17
对21例不孕妇女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共42个周期,其中29个周期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为69%,轻、中、重度OHSS周期分别为11个(28.2%)、15个(36.7%)和3个(7.1%),明显高于其他文献报道.我们认为OHSS的发生与剂量无关.当注射HCG日前宫颈评分满分天数≥4天、血雌二醇浓度>10.9mmol/L及卵泡数>10个时,易发生重度OHSS,宜停注HCG.  相似文献   
999.
TEM-105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获得浙江地区临床分离的 4株肺炎克雷伯菌所产的TEM型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序列,鉴定其基因型,并了解其相关特性。方法 PCR扩增TEM型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 Teasy载体,表达于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DH5α中,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基因型;其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 (pET 28c)连接,并在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DH5α中进行原核表达,提取质粒,用PCR进行表达鉴定,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定原核表达菌株中酶的等电点(pIs),用ESBLs表型确认试验鉴定表达菌株的表型,另外对这些临床菌株进行接合试验。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这 4株细菌产生的TEM型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片段含1 009个核苷酸,其表达酶的性质均为非ESBLs,pIs均为5 4,临床菌株的质粒接合试验均为阳性。这 4株临床菌株所产生的TEM型β 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已被GenBank命名为TEM 105(GenBank注册号:AF516720)。结论 浙江地区这 4株细菌所产TEM型β 内酰胺酶均为TEM 105,在世界上我们首次从临床分离株中发现TEM 105。  相似文献   
1000.
96例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