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230篇
药学   51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灰背景中孔镜与助视器改善白化病低视力患者视觉质量的价值。方法:对4例白化病低视力患者通过配戴适度直径(1-3.5mm)的灰背景中孔镜减轻畏光与高度散光引起的眩光,同时应用眼镜式助视器,提高静态下的远近视觉质量。结果:所有患者畏光均改善,中心视力提高,视野不受影响。接受眼镜式助视器,远近视觉质量提高,结论:灰背景中孔镜与眼镜式助视器有助于白化病低视力患者视觉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康复训练对促进儿童低视力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184例低视力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低视力儿童分为两组,每组各92例,观察组儿童给予助视器训练、视功能训练及生活技能训练等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儿童给予常规治疗和干预,观察并测量干预前后儿童的矫正视力及远点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在康复训练干预1、2和3个月后的矫正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干预后的远点为(115.8±42.0)cm,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87.6±35.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于提高低视力儿童的视力和身心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4.
总结了156例成人低视力患者定向行走训练经验,主要包括多媒体健康教育、现场引导演示、患者现身演示、心理护理、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等,以保证成人低视力患者的安全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及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95.
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或许许多人对这个节日还不是很熟悉。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目前全世界有盲人约4500万,而低视力人群更是盲人的3倍,达到了1.4亿人。据残疾人联合会的资料显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泉州市盲聋哑学校学生盲与低视力学生的患病病因及视力现状。[方法]2008年12月,在泉州市盲聋哑学校对41名低视力学生进行矫正远视力、近视力和常规外眼、前房、晶状体、眼底检查。[结果]41名低视力学生中,病因为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的占26人,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8人;佩戴助视镜矫正后,视力0.1、0.1~0.3、0.3的,远视力分别为23人、12人、6人,近视力分别为7人、3人、31人。[结论]盲聋哑学校的低视力学生中,部分患者可通过助视镜等治疗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美国低视力公共健康教育规划的内容,规划通过前期调查,了解低视力在人群中的影响程度,制定了各种人性化的教育计划,并对规划作了评价。我国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低视力人群较多,健康需求不断增大,但健康教育却严重不足,有必要借鉴美国的规划,以期对我国低视力健康教育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8.
封卫亚  李家莉 《华西医学》2004,19(4):646-647
眼表疾病又称“眼表面泪液疾病”,已逐渐成为眼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眼表疾病可由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因素参与的眼表疾病,以及先天性因素等引起,导致低视力,甚至盲目。过去的传统治疗手段治疗眼表疾病是很局限的,近几年羊膜作为一种眼表疾病的一种高的理想生物材料,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科自从2001年至今对一些眼表疾病患者进行新鲜羊膜移植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遵义市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遵义市某医院体检的1 500例居民,年龄50~86岁,根据调查数据计算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致低视力率及致盲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和单因素法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1 500例调查对象中,共280例(18.67%)检测出老年性白内障。280例老年性白内障中白内障致盲者11例(3.93%)。白内障致低视力者50例(17.86%)。280例老年性白内障中女105例,患病率为21.60%;男175例,患病为17.26%。50~80岁,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及女性老年性白内障发生率都呈升高趋势(P0.05)。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性白内障引起的视力损伤比例逐渐上升趋势。老年性白内障引起的视力损伤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吸烟、高血压、年龄及糖尿病5个因素均为老年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遵义市年龄50岁及以上的居民白内障患病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老年性白内障对高龄人群健康可能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低视力儿童"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综合康复干预工作的具体效果。方法 2013年1月,选择广州市盲人学校新入学80名低视力儿童,随机分为两组,为期二年的跟踪研究。其中A组执行"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综合康复干预,B组执行传统康复干预。就知识积累、心理健康、生活能力三个方面对两组儿童的具体数据收集,研究"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综合康复干预与传统干预方式之间的区别。结果 A组低视力儿童较B组儿童的文化知识积累与生活能力训练成绩均有提高,两者差距在正常分布带内,A组低视力儿童的心理素质优于B组低视力儿童。A组低视力儿童的综合评价效果高于B组儿童。结论低视力儿童"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综合康复干预工作的具体效果优于传统康复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