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347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26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辣椒素受体VR1在局部炎症状态下的敏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疼痛作为炎症四大主征(红、肿、热、痛)之一,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辣椒素受体VR1(vanilloid receptor1)由于其特异地表达和分布于外周伤害性感受器而倍受关注。VR1是TRPV(vanilloid family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家族的成员,国际标准命名为TRPV1,主要表达于辣椒素敏感的中、小型DRG(dorsal root ganglion)神经元,属伤害性热敏非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大鼠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INV)内接受内脏伤害性信息的含calbindin D-28K(CB)神经元与孤束核(NTS)的投射联系。方法 用福尔马林刺激上消化道,应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追踪结合Fos和CB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结果 INV的背侧边缘旁核(PaMd)和三叉旁核(PaV)内可见到大量FG逆标细胞,以注射FG的同侧为主。大部分FG逆标细胞(约71.2%)为CB免疫反应阳性。部分FG和CB双标记神经元(约31.5%)同时呈Fos免疫反应阳性的三重标记。结论 INV内部分接受内脏伤害性刺激的CB神经元可直接投射至NTS,含CB的神经元在内脏伤害性信息经INV向NTS的传导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化学感受器瘤的X线、CT、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CT、MRI对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化学感受器瘤,分析其X线,CT、MRI表现,结果:颈动脉体瘤血管造影显示肿瘤敌国供丰富,颈动脉分叉张开,呈握球状改变;MRI表现为肿瘤T1、T2-WI均呈高信号,并显示瘤内血管流空现象。肺部化学感受器瘤X线表现为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清楚致密阴影腹后腔化学感受器瘤血管造影、CT均表现为血供丰富的肿块,瘤内可有缺血坏死的低密度区。结论:血管造影,CT、MRI颈部化学感受器瘤具有特征性的表现,而对其他部位病变的定位、定量诊断准确度高,但定性诊断尚有限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孤啡肽(OFQ)对大鼠吗啡耐受的形成是否具有延缓作用,以及OFQ与吗啡间是否存在交叉耐受性.方法:本实验运用热辐射甩尾测痛模型,采用鞘内同时注射不同剂量的OFQ与吗啡,观察其对急、慢性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并观察OFQ对吗啡耐受大鼠及吗啡对OFQ耐受大鼠的抗伤害性感受作用.结果:鞘内注射OFQ可延缓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而对急性吗啡耐受的形成几乎无影响;OFQ与吗啡间无交叉耐受性.结论:OFQ延缓慢性吗啡耐受形成的作用可能与其通过受体后信号转导途径影响G蛋白-AC-cAMP系统有关,也可能与其抑制伏隔核多巴胺的释放有关;OFQ与吗啡耐受形成的机制可能不同,OFQ可能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发挥脊髓抗伤害性感受作用.  相似文献   
25.
5-羟色胺 (5 - HT)是下行抑制系统参与镇痛作用的主要神经活性物质。脊髓背角浅层 ( 层和 层 )是外周伤害性信息向中枢传递和中枢对外周伤害性信息进行调控的主要部位。但 5 - HT发挥镇痛作用的途径和机制仍不清楚。本文通过总结本研究组近年来的研究和综合以往他人的研究 ,提出了 5 - HT在脊髓水平影响伤害性信息传递的几种可能机制。脊髓背角浅层 ( 层和 层 ) ,尤其是 层 (胶状质 ) ,是接受无髓和薄髓初级传入纤维传递的伤害性信息的主要部位 [1 ,2 ] 。胶状质主要由中间神经元及传递伤害性信息的局部环路构成 ,也是中枢的下行抑制…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谷氨酸NMDA受体在介导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ABR)中的作用。方法: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大鼠RVLM双侧各微注射0.1μ1的50mol/L,氯胺酮,观察动脉血压,心率以及ABR的变化。结果:双侧RVLM内微注射氯胺酮后动脉血压和心率明显下降(P〈0.05),同时能部分或完全阻断ABR(P〈0.05)。结论:谷氨酸NMDA受体在维持交感心血管活动的紧张性兴奋  相似文献   
27.
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在维持血压稳定和调节心血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24年Hering首次阐述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以来,有关动脉压力感受器的生理学研究已有大量报道.动脉压力感受器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部位的慢适应性机械感受器.它们在动脉壁受跨壁压牵张时兴奋,诱发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  相似文献   
28.
庄甲举  高贞  刘景东  居桂平  勾凌燕 《医学争鸣》2000,21(10):1219-1222
目的 探讨胆碱能机制在 p H降低时颈动脉体 (CB)功能活动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 在离体灌流条件下 ,记录颈动脉窦神经 (CSN)传入纤维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 .结果 乙酰胆碱 (ACh)抑制单位放电 (n=16 ,P<0 .0 5 ) ,阿托品阻断 ACh的作用 ;尼古丁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单位放电 (n=10 ,r= 0 .94,P<0 .0 1) ;箭毒可阻断尼古丁的作用 ,对自发放电无显著影响 ;尼古丁并不增加化学感受性单位对 p H降低的放电反应 (n=19) ;p H降低时筒箭毒对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变化无显著影响 (n=17) ;硝苯吡啶 (5 mmol· L- 1 )对自发的基础单位放电 (n=8)和刺激诱导的电活动 (n=9)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胆碱能机制与 p H降低时 CB化学感受性功能活动的改变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9.
女性,28岁,因左上腹肿物2月余入院。二个月前顺产一男婴后发现左上腹有一肿物,无疼痛及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肢浮肿。近一个月发现肿物明显增大,故来院。查体:血压14/8Kpa,脉搏78次/分.神清,心肺(-),肝脾(-),左中上腹可触及一囊实性肿物,约12cm×10cm大小,不规则,活动差,无触痛,肿物不随呼吸及体位改变。B超提示:  相似文献   
30.
上气道神经肌肉病变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Eva Svanborg等认为由于打鼾的振动引起的上气道神经肌肉损害,导致上气道开大反射障碍,在一些促进因素的作用下促使上气道瘫塌;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显示上气道开大反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传出神经纤维及其支配的肌肉有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