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9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93篇
耳鼻咽喉   184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08篇
内科学   77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57篇
预防医学   337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245篇
中国医学   28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丹参促进豚鼠声创伤后听纤毛修复与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实验动物暴露于120dB[A]噪声2h,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15日,在声创伤后不同时间分别制取耳蜗的光镜和电镜标本。结果表明,丹参能促进豚鼠声创伤后耳蜗听纤毛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102.
多元逐步判别对突发性聋预后的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3.
为探讨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ASHL)的内耳病理生理学机制,采用听觉电生理技术和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ASHL模型动物的内耳生理功能与组织内主要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示:听视经复合动作电位和耳蜗微音器电位阈值明显升高,内淋巴电位(包括负相)幅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与血管纹和内淋巴囊局部组织内Na^+-K^+-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改变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自身免疫性内耳损伤,进而造成组织内相关酶代谢  相似文献   
104.
采用紫外线量子辐照血液疗法(Ultraviolet blood Irradiation,UBI)加综合药物治疗突聋25例,并与单纯的综合药物治疗进行疗效比较.UBI组耳聋的有效率为75.86%,对照组为55.55%;对耳鸣的疗效,前者为82.60%,后者为54.54%,两者皆有显著性差异.认为UBI对突聋确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耳鸣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5.
前庭水管为颞骨岩部内骨性小管,其内容纳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在维持内淋巴代谢和内耳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过去由于受检查手段的限制,对其解剖和生理功能认识不足.现在无论是CT或MRI均能从不同侧面显示前庭水管及其内容物,从而加深了学者对它及其周边相关疾病的了解,同时也提出了不少的问题.现将近期有关前庭水管解剖及相关疾病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用眼视动系统检查的各项参数值评估突聋患者预后的科学性。方法用113例突聋患者治疗前的扫视跟踪实验(saccade test,ST)、眼跟踪试验(eye trucking test,ETT)、变温试验(caloric test,CaT)等十项前庭功能检查参数值与治疗后的听力结果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作Logistic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各参数间统计学的差异。结果用二种回归方法对自变量逐步剔除,最终有三项指标入选,表明与突聋的预后有关,分别为左、右扫视跟踪试验及左侧变温试验。结论用眼视动系统检查的参数值判定突聋的预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根据ETT及ST参数值的大小及曲线的类型可基本确定脑血管的缺血程度,CaT的参数值可判定半规管功能正常与否,半规管功能正常或亢进其预后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Cochlear Implant)使双侧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语后聋患者和年龄较小的语前聋患者在言语识别方面改善较大,但对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是否受益尚存在争议。本文研究语前聋青少年人工耳蜗的获益情况。方法:以语前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关注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设计语前聋青少年CI使用效果和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并分析患者人工耳蜗术后获益效果和满意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家长均对孩子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声音获得非常满意,且认为人工耳蜗对整体综合交流能力的改善有一定帮助,患者本人及家长都愿意选择CI。结论:对语前聋青少年CI植入者不应把言语测试识别率得分的提高作为评判人工耳蜗获益情况的唯一标准,还应考虑人工耳蜗在提高患者综合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帮助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1arge vestibular aquduct syndrome,LVAS)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0例(20耳)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其诱因、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查、CT及MRI资料.结果10例均双侧发病.病前有感冒史1例、头部外伤史1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9例,有眩晕发作2例;突发性加重聋4例、经治疗后听力恢复到发病前状况2例;1例患者(发病时有眩晕发作,平衡功能检查在治疗后第11天进行)行平衡功能检查,结果为重心动摇图睁眼、闭眼呈中间型,双侧视动反应正常,双侧冰水试验无反应;所有患者DPOAE均未引出;所有患者HRCT显示大前庭水管3.0-6.5mm(4.3±1.1mm);行颞骨MRI检查1例,T2相前庭水管及内淋巴囊扩大.结论目前LVAS诊断依赖颞骨CT或MRI,保守治疗疗效不明确,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9.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03年,长沙)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聋人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由于人工耳蜗植入是医学和康复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因此在适应证的选择、手术前后的评估、手术、术后调机和听觉言语康复方面都需要一份可供参考的标准。本指南旨在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临床医生、听力和言语康复工作者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使我国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0.
孙建军 《耳鼻咽喉》2004,11(1):19-22
传导性耳聋的外科治疗作为耳科学的传统领域近十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耳结构的重建与传声功能恢复成为临床治疗的主流;数字影像、新型材料、神经监测,导航技术与内镜的应用提高了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相关基础研究活跃开展;以颞骨解剖和手术训练为主的继续教育促进了显微外科技术的普及与提高。本文就上述诸方面近十年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做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