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7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34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85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851篇
内科学   309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80篇
综合类   1621篇
预防医学   499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274篇
  1篇
中国医学   869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以每日5mg/kg的3-氯丙二醇及75mg/kg的2,3-氧丙醇同时给大鼠灌胃,连续给药2天后停药8天,共10天为一疗程。观察了3,6,9疗程结束时,附睾起始部主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及附睾管起始部的精子和肝脏、肾脏的超微结构。发现在3、6疗程末,附睾主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扁平囊变窄,大泡皱缩。在6疗程末,细胞表面的吞饮小泡和静纤毛减少。仅在3疗程见到粗面内质网扩张。9疗程的超微结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区别。结果提示,每一疗程药物引起的附睾主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在多数动物是可恢复的。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动物于疗程之末,尚未完全恢复。在第6疗程末的肝脏,有部分肝细胞滑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体积缩小,基质电子密度增高。这些变化可能是一种轻度的细胞损伤,这种损伤在3,9疗程均未发现,说明它与疗程长短不呈平行关系。肾尿细管上皮细胞及附睾起始部精子的超微结构,无可见改变。这一结果为阐明3-氯丙二醇及2,3-氧丙醇合并用药的抗生育作用,及对有关内脏的毒性作用,提供了形态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
利用高压静电法制备了海藻酸钙微胶珠,以牛血红蛋白作为模型药物,考察了牛血红蛋白(Hb)的稳定性、制备条件对微胶珠载药的影响。结果表明:Hb在10℃下能稳定存在,1.8%(w/v)Na-Alg与4.5%(w/v)CaCl2制备的微胶珠载药量较大,真空干燥的微胶殊彼此粘连破坏严重,冷冻干燥则表面出现明显的内陷,乙醇梯度洗脱-真空干燥球形度较好。水凝胶态的微胶珠载药后球形度完好,是理想的载药方式,24h时载药量达28.4%,为干燥后的2~3倍。  相似文献   
73.
乙醇对人绒毛孕酮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利用灌流技术观察了四种不同浓度的乙醇(0.5%、1%、2.5%、5%)对妊娠早期人工流产新鲜胎盘绒毛分泌孕酮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具有促进孕酮分泌的作用,并存在剂量依赖的关系。提示乙醇可能破坏胎盘激素内分泌的平衡,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道了一种实体组织用于DesoxyribonucleicAcid(DNA)分析的Flowcy tometry(FCM) )样品保存新方法 ,即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所用样品为头颈部肿瘤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 3 0例 ,每例标本重约 0 5~ 1 g ,均等分为两份 ,1份置 70 %乙醇直接固定 ,室温放置 ,待两年后FCM检测。另一份置生理盐水中立即行流式细胞术DNA分析。两组样品经机械法制成单细胞悬液 ,PI染色后上机检测。结果显示 :从两组样品的DNA直方图分析 ,CV(coefficiencyofvariation)值、GO/G1、S及G2 /M各期比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我们认为在样品收集短期内难以完成 ,需积累保存 ,或需保存半年以上者 ,且不具备低温冷冻设备的条件下 ,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是优于将组织块先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再行乙醇固定的流式细胞术DNA样品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心肌细胞吞噬聚乳酸—乙醇酸 ( polylactic polyglycolicacid ,PLGA)纳米粒子的形态学机理 ,制备组织细胞吞噬纳米粒子的相关模型 ,为纳米粒子作为包载各类药物或基因载体提供实验形态学依据。方法 :将制备的PLGA纳米粒子加入生理盐水中 ,超声振荡成注射用纳米粒子悬浮液后 ,注射至活体家兔心肌组织内 ,4 8小时后取材切片、电镜下观察。结果 :心肌细胞胞质内及胞核内可见大量被吞噬的纳米粒子 ,并且出现了PLGA纳米粒子被吸收、降解的迹象。结论 :心肌细胞完全可以通过吞噬方式大量摄取 ;PLGA纳米粒子 ,将PLGA纳米粒子作为向心肌细胞内转运某种药物或基因的载体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本工作通过观察测定胃酸分泌,胃排空运动和胃壁粘液分泌的变化,初步探讨了中药大黄水浸煎剂对乙醇和消炎痛造成胃粘膜损伤的防治机理。结果表明:中药大黄可抑制胃排空速度,促进胃壁粘液分泌,并能预防乙醇和消炎痛造成的胃粘膜损伤,治疗乙醇造成的胃粘膜损伤。提示:中药大黄防治胃粘膜损伤机理与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排空和促进胃壁粘液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77.
在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模型上,丹参提取物F 0.1ml/200g/min iv5分钟可明显降低胃粘膜伊文斯兰含量(P<0.01)和被单星蓝染色的面积(P<0.01)及胃粘膜损伤程度(P<0.01)。用TS-200组织光谱分析仪测定大鼠胃粘膜表层血液量和Hb氧饱和度,表明丹参提取物F可维持大鼠胃粘膜在60%乙醇(容积比)后血液量和Hb氧饱和度基本不变。结果提示:丹参提取物F有抗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作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乙醇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测定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含量的变化,探讨乙醇中毒影响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腹腔1次性注射乙醇2.5 g/kg[用生理盐水配成含20%乙醇(W/V)溶液]制备急性乙醇中毒大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硝酸还原酶法检测鼠脑海马CA1、新纹状体中NO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鼠脑海马CA1、纹状体、小脑中nNOS的含量。结果:(1)模型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所需要的训练次数(34.33±13.04)明显大于对照组(27.50±8.79),P<0.05;(2)海马CA1区NO的含量在模型组为23.09±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6±5.67)(P<0.01);新纹状体(尾壳核)NO的含量在模型组(19.46±8.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22±4.46),P<0.01;(3)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在模型组为18.22±7.47,明显高于对照组(10.15±4.24)(P<0.05);新纹状体(尾壳核)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在模型组(11.38±5.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15±3.69),P<0.05。结论:乙醇的神经毒性作用可能与脑组织中nNOS和 NO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双色谱柱双FID检测器顶空气相色谱法(双柱双检法)测量乙醇浓度的一致性,探讨不同一致性评价方法应用价值,为司法鉴定中涉嫌“醉驾”案件准确检测乙醇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配置浓度为80mg/100ml 乙醇溶液和4mg/100ml叔丁醇的混合样。使用自动进样器进样,然后用配备色谱柱和双FIDs的HS-GC分别分析样品。共进行了20次试验,分别计算FID-1和FID-2组的乙醇浓度。采用配对 t 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Bland- Altman 法、ATE/LER区域法等,对两组乙醇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FID-1组乙醇浓度为(79.57±1.65) mg/100ml,RSD为2.07%;FID-2组为(81.42±1.33) mg/100 ml,RSD为1.63%。配对 t 检验: t =-7.69( P <0.001);Pearson相关系数: r =0.757( P <0.001);组内相关系数: ICC =0.739( P <0.001);Bland-Altman 法显示,95%的点均落在一致性限内;ATE/LER区域法显示,100%点落在ATE区域,无点落在LER区域。结论 推荐联合使用Bland- Altman图分析法、ATE/LER区域法和组内相关系数作为双柱双检法检测样本中乙醇浓度的一致性评价方法。 双柱双检法测量乙醇浓度的一致性良好。但还应结合测量不确定度等方面对FID-1、FID-2的结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防治酒精致多脏器损伤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次灌胃给予56%红星二锅头白酒(15 mL·kg-1)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将12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0.026 g·kg-1)、葛花-枳椇子(配伍)高、中、低剂量组(29.2、14.6、7.3 g·kg-1)、葛花组(19.5 g·kg-1)、枳椇子组(19.5 g·kg-1)共8个组,每组15只,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10 mL·kg-1预给相应药物3 d,从第4天开始,给药1 h后按15 mL·kg-1灌胃二锅头白酒,空白组给予相同体积去离子水,记录小鼠醉酒和醒酒时间,连续给药给酒3 d,末次给药1 h后摘眼球处死;气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乙醇脱氢酶(ADH)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升高(P<0.05),胃黏膜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升高(P<0.01),IκBα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组、配伍高、中剂量组、葛花组醉酒时间延长(P<0.05),配伍高、中剂量组醒酒时间缩短(P<0.05),配伍高剂量组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高、中剂量组胃黏膜中ADH活性升高(P<0.05),配伍各剂量组、葛花组肉眼损伤评分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葛花组病理损伤评分降低(P<0.01),各给药组血清中IL-6表达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表达降低(P<0.05),配伍高、中剂量组血清中TNF-α表达降低(P<0.05),各给药组胃黏膜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胃黏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增加(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配伍低剂量组与枳椇子组醉酒时间缩短(P<0.01),葛花、枳椇子组醒酒时间延长(P<0.01),配伍中、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升高(P<0.05),配伍中、低剂量组、枳椇子组肉眼损伤积分增加(P<0.05),配伍中、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1),配伍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P<0.01),葛花组与枳椇子组胃黏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配伍中剂量组比较,枳椇子组醉酒时间缩短(P<0.05),葛花组醒酒时间延长(P<0.05),葛花组、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1),配伍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P<0.05);与配伍低剂量组比较,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5)。结论 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能起到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胃黏膜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且配伍高剂量组药效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