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47篇
  免费   1783篇
  国内免费   1150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624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2018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6620篇
内科学   7857篇
皮肤病学   325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8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769篇
综合类   15514篇
预防医学   5894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6868篇
  49篇
中国医学   5852篇
肿瘤学   321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724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991篇
  2020年   941篇
  2019年   1091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986篇
  2016年   997篇
  2015年   1141篇
  2014年   1944篇
  2013年   1925篇
  2012年   2592篇
  2011年   2674篇
  2010年   2455篇
  2009年   2499篇
  2008年   2714篇
  2007年   2761篇
  2006年   2699篇
  2005年   2669篇
  2004年   2453篇
  2003年   2490篇
  2002年   2293篇
  2001年   2194篇
  2000年   1725篇
  1999年   1298篇
  1998年   1234篇
  1997年   1197篇
  1996年   1132篇
  1995年   1127篇
  1994年   913篇
  1993年   720篇
  1992年   631篇
  1991年   546篇
  1990年   422篇
  1989年   424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及胸腺素疗效。方法 6 0例CHB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予常规治疗)和胸腺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胸腺素) ,并以6 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mo检测T细胞亚群(CD+ 3 、CD+ 4 、CD+ 8)、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 2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 2R)水平;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B组CD+ 3 与CD+ 4 的百分率、CD+ 4 /CD+ 8及血清IL 2水平明显降低(P均<0 0 1) ,CD+ 8百分率及血清sIL 2R水平明显升高(P均<0 0 1) ;与常规组比较,胸腺素组血清ALT明显下降(P <0 0 1) ,ALT复常时间明显缩短(P <0 0 1) ,HBeAg转阴率明显上升(P <0 0 5 ) ,各免疫学指标明显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CHB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胸腺素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病毒清除和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2.
我院自2003年4月~2006年8月用自拟解毒固本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26例,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3.
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1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及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情况 ,每例患者均有血清学检测资料 ,另取 30例良性肝病组织作对照 ,所有数据用卡方检验。 结果  1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HBV感染阳性率为31.8% (5 0 / 15 7) ,HCV感染阳性率为 5 1.0 % (80 / 15 7) ,其中 10 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9.3% (42 / 10 7) ,4 5 .8% (49/ 10 7) ,5 0例胆管细胞癌 HBV、 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6 .0 % (8/ 5 0 ) ,6 2 .0 %(31/ 5 0 ) ,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HBV、HCV重叠感染率分别为 2 7.1% (2 9/ 10 7) ,14 .0 % (7/ 5 0 ) ,良性肝病组HBV、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6 .7% (5 / 30 ) ,30 .0 % (9/ 30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感染、胆管细胞癌 HCV感染率高于良性肝病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HCV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87.8%(94 / 10 7) ,13.1% (14 / 10 7) ,胆管细胞癌 HBV、HCV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6 8.0 % (34/ 5 0 ) ,16 .0 % (8/ 5 0 )。 结论 原发性肝癌与 HBV、HCV的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4.
慢性乙型肝炎45例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及HBV-DNA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金才  羌韧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22(2):179-179,18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5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HBV-Bcp)变异及HBV-DNA定量,结果HBV-Bcp变异阴性组HBV-DNA定量值明显低于HBV-Bcp变异阳性组(P<0.05),提示HBV-Bcp变异可促进乙肝病毒繁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HBV-Bcp变异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清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甲、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42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与开放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观察,试验病例为300例。结果:清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甲、乙型肝炎的总有效率为87.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P<0.05)。对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所致的胁肋胀痛、身目俱黄、烦热口苦、脘闷腹胀、恶心纳呆、神倦乏力、小便黄赤、大便溏滞不爽或秘结等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总有效率为99.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疗效稳定。与降酶灵胶囊、乙肝解毒胶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解毒胶囊对急性甲、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使用安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6.
慢性乙型肝炎系乙型肝炎病毒(HBV)所感染的一种传染病,病毒的持续复制和免疫功能紊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抗病毒治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目前以干扰素为代表的新一代核苷类似物仍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干扰素应用中存在许多不良反应,现将笔者应用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7.
1 病例介绍 王某,男,26岁.身目发黄、小便色黄、上腹部胀闷、口苦、恶心等3天,于2004年3月17日来诊.既往无饮酒史,有与乙型肝炎病人密切接触史.检查:巩膜黄染、皮肤黄、肝右肋下触及、苔黄腻、脉弦数.  相似文献   
88.
姜卓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1):707-707
2004年以来,笔者自拟三参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4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男61例、女33例,年龄16~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效果,以降低HUS的病死率。方法将本院收治的HUS 30例分为2组。普通组14例,予以综合治疗、甲泼尼龙静脉冲击及透析;冲击组16例,在普通治疗基础上早期联合应用IVIG,400 mg/(kg.d),3-5 d为1个疗程。结果冲击组病死率6.3%(1/16);普通组病死率42.8%(6/14)。两组病死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VIG能降低HUS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按阴阳辨证分类组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CHB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除一般保肝、对症治疗外,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按阴阳辨证法则分类组方治疗。口苦、便干、尿黄、苔黄腻、舌尖红、脉弦数或滑数均为有热属阳,用肝炎I号方治疗(茵陈,栀子,滑石,公英,二花,连翘,贯众,虎杖,柴胡,赤芍,郁金,当归,川芎,枳壳,甘草),无阳热征象即按阴湿类用肝炎II号方治疗(党参,白术,茯芩,黄芪,仙灵脾,山药,熟地,山萸肉,柴胡,升麻,干姜,甘草,虎杖),疗程与对照组相同,前3个月每天1剂,后3个月隔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分早晚服。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HBV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率分别为91%与75.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9%、14%及31%、2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按阴阳辨证分类组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功效,且辨证指标明确,易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