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47篇
  免费   1783篇
  国内免费   1150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624篇
妇产科学   156篇
基础医学   2018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6620篇
内科学   7857篇
皮肤病学   325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8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769篇
综合类   15514篇
预防医学   5894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6868篇
  49篇
中国医学   5852篇
肿瘤学   321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724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991篇
  2020年   941篇
  2019年   1091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986篇
  2016年   997篇
  2015年   1141篇
  2014年   1944篇
  2013年   1925篇
  2012年   2592篇
  2011年   2674篇
  2010年   2455篇
  2009年   2499篇
  2008年   2714篇
  2007年   2761篇
  2006年   2699篇
  2005年   2669篇
  2004年   2453篇
  2003年   2490篇
  2002年   2293篇
  2001年   2194篇
  2000年   1725篇
  1999年   1298篇
  1998年   1234篇
  1997年   1197篇
  1996年   1132篇
  1995年   1127篇
  1994年   913篇
  1993年   720篇
  1992年   631篇
  1991年   546篇
  1990年   422篇
  1989年   424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102.
103.
104.
乙肝后肝硬化黄疸是临床上常见顽症。采用中西结合,特别是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肯定。此病辨为癖黄,病机为淤血内阻,脾失健运,肺虚不固;治宜化淤退黄,行气健运,祛风固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膦甲酸钠3.0 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个月;同时予护肝治疗(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葡萄糖)。以患者血清乙肝六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cAb-IgM)、HBV-DNA和肝功能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同时监测并记录患者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疗程完成后,患者血清HBeAg阴转率为31%;HBeAg血清转换率为19%;血清HBV-DNA阴转率为50%;谷丙转氮酶(ALT)复常率为50%;32例患者血清HBsAg无一例阴转。治疗前后血常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肾功能、尿常规、血电解质、血糖的异常改变。结论膦甲酸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有效,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6.
问:HBeAg向抗一HBe的转换代表着慢性乙型肝炎向失活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状态的转化,其标志为正常的谷丙转氨酶和低或检测:不到的HBVDNA水平.这种转换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意味着较好的远期转归,尽管发生了HBeAg血清学转换,部分患者可能继续保持或重新出现高的血清HBVDNA和活动性肝病。您能否简明地讨论一下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乙肝的主要临床差异以及对发病率和病死率:方面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笔者用加味小柴胡汤合中药苦豆子提取的有效成分苦参碱,治疗乙型肝炎,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包括抗病素、调节免疫功能、护肝降酶等,干扰素不仅可通过调节免疫达到抗病毒的目的.而且有直接的抗病毒作用;拉米呋定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我们联合应用两者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抗乙肝病毒治疗是清除乙肝病毒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胸腺肽联合华蟾素治疗乙肝取得较好疗效。46例乙肝患者HBsAg、HBeAg、抗-HBe—IGM全部阳性,经治疗后HBeAg、抗-HBc—IGM、HBV-DNA阴转率分别是52.2%、63.0%和41.3%,对改善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和HBsAg阴转无特殊。作者认为联合运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且经济、安全,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