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43篇
  免费   2389篇
  国内免费   152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135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870篇
内科学   437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2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9篇
外科学   3664篇
综合类   13799篇
预防医学   246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4724篇
  84篇
中国医学   4165篇
肿瘤学   5487篇
  2024年   287篇
  2023年   947篇
  2022年   935篇
  2021年   1294篇
  2020年   1101篇
  2019年   1357篇
  2018年   624篇
  2017年   1218篇
  2016年   1249篇
  2015年   1256篇
  2014年   2119篇
  2013年   2110篇
  2012年   2610篇
  2011年   2702篇
  2010年   2360篇
  2009年   2316篇
  2008年   2477篇
  2007年   2241篇
  2006年   2062篇
  2005年   2259篇
  2004年   2035篇
  2003年   2182篇
  2002年   2043篇
  2001年   1775篇
  2000年   1344篇
  1999年   1165篇
  1998年   858篇
  1997年   698篇
  1996年   730篇
  1995年   550篇
  1994年   365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27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肝动脉插管灌注术、栓塞术对肝癌和原发性肝癌转移的患者有较满意的疗效。手术是采用动脉插管给药方式使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增高,作用时间较长。主要操作方法是取腹股沟韧带下1.5cm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置于肝固有动脉内再将化疗药或栓塞剂在X线透视下缓慢注入肝固有动脉。在手术过程中某些患者会出现一些  相似文献   
102.
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肝癌对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耐受或不适宜手术切除者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我院用ECO-100无杆温PMCT微波治疗仪治疗肝癌取得明显效果,使30例肝癌患者肿块缩小率达100%。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治疗肝癌具有热效率高,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可靠,凝固性坏死范围稳定,疗效好等特点[1],是一种较手术更安全的治疗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5~80岁,平均60.2岁。肿瘤直径5.5 cm以内,其中原发性肝癌21例,转移性肝癌9例,均为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而确诊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穿刺活…  相似文献   
103.
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是在以身份等级制为内核的社会架构中形成的,同时又对传统的社会形态起着维系的作用。然而,至明代中晚期,婚、丧、冠、寿、社交等礼仪惯制却发生了诸多变异,并在江南地区尤为典型地表现出来。考察并分析当时的礼仪之变,可以发现。婚礼的变古出新,丧礼的淆乱旧制,冠礼的废弛,寿诞礼的盛行,人际交往的尊卑失序。所反映的正是社会的震荡与变迁。  相似文献   
104.
立体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高、病程短、发展迅速,中位生存期仅3—6个月。目前,肝癌的治疗手段日趋多样化。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肝癌发病隐匿,能手术切除的病例只占全部病例的5%-10%,所以对于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来说,只能采用非手术治疗,即介入化疗栓塞、导向治疗、无水酒精注射及放疗等。其中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放疗由于肝脏对外照射耐受性差,其效果不满意,一度趋于消极治疗。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亦得到肯定的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肝癌的治疗,并已成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模式。本文即对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5.
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术1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外侧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8月对病灶位于左肝外侧叶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3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腹腔镜下应用电刀或超声刀、线性切割器等切除左肝外侧叶。结果15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行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5—120ra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80ml。肿瘤全部完整切除,无破裂,完整取出标本的边界距肿瘤切缘1cm以上,术后病理证实切端未见癌细胞侵犯。术后无出血及胆漏,术后腹腔引流管3—4d。术后住院3—5d。12例肝癌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12.5月,未见肝内复发及手术切口肿瘤种植,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侧叶切除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6.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光平  蔡敬铭  刘强  肖亿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2):1299-1301
目的: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率低及术后复发率较高的原因.方法:将1985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173例患者分为青年组(≤35岁)83例和中老年组(≥36岁)90例,对其临床资料、手术切除率、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组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率、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26.51%(22/83)和68.18%(15/22),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09%(13/22)、22.73%(5/22)和9.09%(2/22).中老年组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率、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53.33%(48/90)和37.50%(18/48),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39/48)、47.92%(23/48)和39.58%(19/48).青年组各项生存率指标均较中老年组低(P<0.01).结论:青年组原发性肝癌具有肿瘤生长迅速、侵袭力强、门静脉癌栓发生率高、多表现为巨块型及弥漫型等特点,导致手术切除率较低及术后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7.
《药物生物技术》2005,12(2):129-129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一种能教会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的肝癌疫苗,日前被美国商标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目前,有关部门正将此项技术列为重中之重的高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批准这一治疗性疫苗进入二期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8.
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易转移复发、治疗难度大、生存期短的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KM小鼠肝癌H22细胞抑制作用及其对KM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鼠源性肝癌细胞H22移植瘤法,将60只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32、16、8 mg/kg体重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NS)20 mL/kg灌胃,5- 氟脲嘧啶(5-FU)组给予5-FU 15 mg/kg体重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给药10天。检测平均瘤重和抑瘤率,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MTT法测脾细胞增殖率。 结果 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高、中、低剂量组对肝癌细胞H22实体移植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3%、29%、23%;各剂量组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中、高剂量组明显高于5-FU 组(P<0.05);各剂量组在24、48、72 h的脾细胞增殖率也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5-FU 组(P<0.01)。 结论 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对KM小鼠肝癌H22移植瘤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强KM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0.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现时大多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时机,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己成为不能切除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54共收治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87例,在治疗前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