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12篇
  免费   4015篇
  国内免费   3157篇
耳鼻咽喉   242篇
儿科学   937篇
妇产科学   655篇
基础医学   4680篇
口腔科学   453篇
临床医学   10596篇
内科学   6712篇
皮肤病学   603篇
神经病学   1314篇
特种医学   21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3048篇
综合类   21765篇
预防医学   5494篇
眼科学   556篇
药学   10066篇
  96篇
中国医学   6497篇
肿瘤学   2642篇
  2024年   705篇
  2023年   2315篇
  2022年   2010篇
  2021年   2215篇
  2020年   1956篇
  2019年   2056篇
  2018年   1154篇
  2017年   1773篇
  2016年   2053篇
  2015年   2139篇
  2014年   3265篇
  2013年   3144篇
  2012年   3842篇
  2011年   4039篇
  2010年   3891篇
  2009年   3945篇
  2008年   4208篇
  2007年   3891篇
  2006年   3669篇
  2005年   4223篇
  2004年   3254篇
  2003年   3790篇
  2002年   2839篇
  2001年   2587篇
  2000年   1738篇
  1999年   1485篇
  1998年   1319篇
  1997年   1048篇
  1996年   926篇
  1995年   751篇
  1994年   594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296篇
  1991年   325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目的:探讨B超检查与X线检查联合应用诊断胸部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不同的胸部疾病,分别用B超与X线进行对比检查.结果:本组29例病例中,B超检查诊断正确25例(86%),X线检查诊断正确29例(100%).结论:单纯应用B超检查诊断胸部疾病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与X线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B超检查可以反复进行而无不良后果,放射线检查则对机体有一定损害,不宜反复多次应用.  相似文献   
92.
均质性脂肪肝患者B超诊断结果与血生化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脂肪肝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超声诊断仪的全面普及应用 ,脂肪肝的B超检出率也明显增多。为探讨脂肪肝的B超诊断结果与血脂水平和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 ,笔者对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367例患者进行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检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1对象系1995年~1999年在我院健康体检时B超检查诊断为均质性脂肪肝患者367例 ,其中重度脂肪肝225例 ,男性203例 ,女性22例 ,年龄35~72岁 ,平均 (54.43±9.10)岁 ;轻、中度脂肪肝142例 ,男性125例 ,女性…  相似文献   
93.
凌晓菲 《新疆医学》2007,37(3):36-37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叶酸、维生素B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一类贫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患病率有增多的趋势。同时因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被误诊。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常见误诊原因现将本院1994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60岁以上巨幼细胞贫血患者4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4.
肝癌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局限于肝肿瘤的技术,采用这种方法,将小电极插入肿瘤内部,并发射射频电流,使电极针周围的肿瘤组织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从而杀灭肿瘤。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对于肝脏肿瘤患者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的治疗。但由于患者的特殊性,以及治疗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而不是在直视下进行的,由此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上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要求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工作,做好术前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生并发症能够早期发现,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对于提高疗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5.
患男 ,6 0岁 ,以间断性上腹疼痛 9月入院。9个月前反复出现上腹胀痛 ,多在进脂餐后发作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外院曾按慢性胰腺炎治疗症状虽能减轻 ,但却反复发作。 9个月来体重下降约 7.5 kg。查体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软 ,肝脾肋下未及。中上腹有深压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示胰头可见一大小约 3.0 cm× 3.7cm低回声团 ,形态不规则 ,胰体厚 30 mm,胰尾厚 2 6 .5 mm。头、体处胰管囊状扩张 ,最宽径约1 6 mm。逆行胰胆管造影示主乳头开口明显增大 ,开口处可见胶冻状透明液体 ,主…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将220名8-12岁小学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另一组服安慰剂,实验采用双盲设计,观察期为6个月。试验前后分别测量身高、体重、生化及工作能力等指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统计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补充组儿童的负荷尿中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排出量,晨尿羟脯氨酸含量以及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充组儿童的血清25-OH-B3水平,尺骨中点处的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充组儿童的阅读速度、学习能力及数学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复合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对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和学习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B组(CBV)脑膜脑炎合并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1例CBV脑膜脑炎合并心肌炎的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各年龄组临床特征分析,同时进行血、脑脊液CBV特异性抗体检测、核酸扩增及病毒分离。结果经治疗21例治愈11例,1例死亡,9例门诊巩固治疗,2个月痊愈。总治愈率97.9%。本组随访半年,无后遗症。结论血、脑脊液CBV特异性抗体检测、核酸扩增及病毒分离有利于早期病原学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柯萨奇病毒(CV)属肠道病毒,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除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外,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和脑膜脑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出现早,心脏症状出现晚,但持续时间长。故在儿童病脑早期须密切全面的观察病情变化,不应只局限在神经系统,还应观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症状,尤其是心脏情况,注意有无心肌炎的发生,以免误诊或漏治。  相似文献   
98.
本文回顾性分析由超声检查诊断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癌 2 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 0例均为我院 1993年 6月至 2 0 0 1年 9月的住院病人 ,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3 8~ 80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有 16例曾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 ,有 14例出现黄疸。 2 0例中术前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癌 15例 ,肝癌漏诊 5例。采用EUB 3 0 5、海鹰 2 2 0 0及HP尖端影像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MHz ,按常规方法扫查 ,详细记录和图像摄片 ,并将手术及病理结果与术前B超检查对比分析。结  果本组 2 0例肝内胆管结…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检测B细胞淋巴瘤 (B NHL)中肿瘤浸润T细胞 (TIL T)的活化标记IL 2Rα(CD2 5 )的基因及蛋白表达 ,寻找TIL T在B NHL肿瘤微环境中存在意义的实验依据。方法 :将 19例B NHL提取RNA ,采用RT PCR和SSCP检测其IL 2Rα的Ⅳ Ⅷ外显子基因突变与否 ;19例B NHL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进行CD3、CD4、CD8、CD2 0、CD2 5细胞免疫表型的分析 ;2 9例B NHL和 2 0例良性淋巴组织 ,采用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IL 2Rα(CD2 5 )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SSCP显示 19例TIL -T的IL 2Rα未发现异常泳动条带。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示B NHL中 5 2 .6 3% (10 /19例 )的CD2 5 +细胞少于 10 % ,TIL T(CD3+)与CD4相关 (r =0 .5 7,P <0 .0 1)并与CD2 5相关 (r =0 .5 0 ,P <0 .0 5 )。免疫组化示 86 .2 % (2 5 /2 9例 )的B NHL中CD2 5表达 (+/- )和 (+) ,且主要表达在TIL T细胞上 ,呈散在分布 ,阳性细胞少于T标记细胞。结论 :19例TIL T的IL 2Rα在RNA水平未发现基因异常 ;CD2 5蛋白在B NHL中呈弱表达趋势。提示部分TIL T不表达CD2 5 ,推测TIL T的IL 2Rα的表达在转录后机制中可能出现异常或TIL T存在活化障碍。  相似文献   
100.
患者女性,27岁,妊2产0.因孕30+1周,上腹痛2 d于2001年9月30日收入内科.患者定期产前检查,孕14+5周、29+3周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孕期血压、血糖筛查均正常.2 d前突发上腹持续性胀痛,伴腰背放射性痛,改变体位后略缓解.1 d前再次腹痛.入院后查体:体温37.3℃,腹肌略紧张,上腹轻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浮肿(-).血常规: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81%,淋巴细胞15%;血、尿淀粉酶正常;肝功能:GPT、GOT正常,白蛋白6.5 g/dl,总蛋白3.4 g/dl,A/G 1∶10;肾功能正常;B超提示大量腹水.入院后口服阿莫西林,静脉输入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肌注地塞米松促肺成熟.2 d后体温正常,腹痛明显好转.10月9日B超提示腹腔内异常回声,大小16.8 cm×10.8 cm×14.3 cm.因腹痛消失,10月17日出院.11月30日因孕38+6周、臀位、发现盆腔肿物2个月收入产科.入院后B超提示右卵巢囊肿17.2 cm×14.6 cm×19.5 cm.入院第3d行剖腹探查及剖宫产术.术中未见腹水,取出一女婴.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10分.探查发现右卵巢囊肿25 cm×18 cm×15 cm,扭转一圈,表面光滑,半透明,无正常卵巢组织,无坏死改变,决定同时行右附件切除术.手术顺利,抽取囊液5000 ml,淡黄色.台下剖视标本见囊肿为单房,囊壁部分黄色.病理诊断为右卵巢黄体囊肿.4 d后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