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0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15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127篇
特种医学   1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09篇
综合类   1350篇
预防医学   30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73篇
  25篇
中国医学   667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任脉加巨刺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3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利用肌电图分析脑卒中针刺治疗过程中患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脑卒中治疗组患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N20在治疗后波幅增高,其潜伏期和对熙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7岁,已婚,汉族,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上肢活动不灵活,不能夹菜等。1个月后出现双下肢走路欠稳,易跌倒,并伴有颈僵直,难以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并逐渐出现活动减少及体位改变困难,眼球活动减少,眼球上下视困难。  相似文献   
33.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约占整个骨科急诊骨折的1/6~1/4。人类对此种骨折的认识已有200多年的历史。Pouteau在1783年首先描述了这种骨折,1814年Abraham Colles详细描述了这种骨折的特点,并以Colles骨折命名。1838年Barton、1854年Smith、1887年Dupuytren等又分别详细描述了桡骨远端不同骨折类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
注射肉毒毒素中毒致呼吸肌麻痹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5岁,主因“吞咽困难、双上肢无力2周,呼吸肌麻痹、双下肢无力2d”于2006年6月23日入院。2周前感吞咽困难、呼吸费力和双上肢无力。2d前急诊就诊时突然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即刻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数分钟后意识恢复,但仍无自主呼吸,四肢无力。既往体健,否认腐乳、腊肠、腌制食品等食入史。查体:意识清楚;双眼裂1.1cm,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额纹、面纹浅;耸肩、转颈、抬头不能;双上肢肩关节肌力Ⅱ级,肘关节Ⅲ级,腕、指关节Ⅴ级;双下肢髋关节肌力Ⅱ级,膝关节Ⅲ级,踝、趾关节Ⅴ级;  相似文献   
35.
王旭华 《九江医学》2003,18(4):214-214
腋路臂丛阻滞广泛用于上肢手术麻醉,由于支配上肢各神经在腋鞘中解剖位置关系,往往桡神经阻滞不全。笔者从2001年始应用“二针三分法”阻滞,与传统的腋路臂丛阻滞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手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在明确诊断后应采取积极、稳妥的治疗。既不可一律手术,也不能一味等待拖延,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应根据神经卡压的不同病理变化,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近年来有关上肢卡压综合征的报道较多,同时有少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报道。  相似文献   
37.
为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随机将8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41例),对照组(41例),康复组综合应用以促进技术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级法进行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价。经治疗后,Ⅳ级以上运动水平康复组由治疗前的2%上升到了34%,对照组由治疗前的2%上升到1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8.
加强CT致造影剂外渗,使上肢严重水肿,疼痛,我们遇到二例,报导如下,旨在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例1,女,75岁,疑肝癌而做加强CT,有糖尿病史20年,碘过敏试验阴性。造影剂用氨基格兰芬100ml。我们用粗针头(12号)静脉注射上肢肘部正中静脉,然后接助推器自动静脉注射造影剂。针头进入血管后,胶布固定,病人双上肢向头侧伸直,再扫描。扫描过程中,肝实质未强化,加强失败,我们立即停机检查,发现约有80ml造影剂已进入血管外,病人局部明显高起、肿胀,皮肤透亮,疼痛较重,活动受限,心理紧张。分析原因可能系病人双上肢向头侧伸直时,针头卡在弯曲部,穿透了血…  相似文献   
39.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主因“四肢进行性无力萎缩1年,头痛、大小便障碍1个月”于2005年5月25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4月发现左小腿后部胀闷不适,走路拖地。5月出现左肩酸胀不适。7月逐渐出现左上肢无力伴肌肉萎缩。10月左下肢走路不稳加重,呈跛行。2005年2月,患者出现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程度剧烈,间断发作,无关节红肿。右下肢也出现无力,但可坚持行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人为因素所致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延迟修复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人为因素所致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延迟修复27例29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松解、屈曲腕(肘)关节位神经外膜缝合、束膜缝合及电缆式神经移植。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9年,平均37个月,平均优良率77.8%。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人为因素所致上肢外周神经损伤延迟修复时,如能尽早治疗并做到神经对位精确、无张力缝合以及神经彻底松解,是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