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6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810篇
妇产科学   166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5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369篇
预防医学   30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54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46例新生儿分为社区感染组和院内感染组,以及2004年6月—2009年5月的早期组和2009年6月—2014年6月的晚期组,分别比较临床表现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患儿均以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少吃或拒乳,呼吸、心率增快为临床表现。院内感染组ESBLs检出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组,晚期组ESBLs检出率明显高于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组对常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性明显高于社区感染组,晚期组对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性明显高于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近年来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生药物的耐药性显著上升,院内感染是获得ESBLs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HI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因生后反复低血糖,于出生24 d入院,基因检测提示ABCC8单一杂合突变位点,确诊CHI。二氮嗪试验性治疗有效,随访血糖正常。结论尽早完善基因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CHI,且能指导CHI的远期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毫安技术在新生儿头颅CT扫描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头颅CT检查的新生儿120例,随机等分成3组,应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行头颅CT扫描,分别记录扫描平均毫安秒(mAs)、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全头颅扫描剂量长度乘积(DLP),进行图像质量对比分析。结果: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呈正相关系,扫描剂量越高,图像质量越好,随着扫描剂量降低,图像质量下降,应用的参数使扫描剂量过低,则不能保证图像质量而影响诊断。结论:应用合适的参数进行新生儿头颅CT自动毫安扫描既可保证图像质量,还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95.
新生儿呼吸困难胸片与实验室检查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困难胸部X线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7月至2006年8月132例临床确诊呼吸困难并摄胸片的新生儿的X线表现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结果:湿肺69例(52.27%),均发生在出生后48 h内;吸入性肺炎48例(36.36%);呼吸窘迫综合征(RDS)5例(3.79%);未成熟肺10例(7.58%)。各种疾患白细胞总数(WBC)、中性比例及血气分析各有其特点。湿肺血气表现轻度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WBC与中性比例在诊断上无明显意义;RDS与未成熟肺中,后者白细胞总数与中性比例增高明显,前者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较后者高。结论:X线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新生儿呼吸困难常见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一例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脑膜炎的足月新生儿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治进行总结;结果 患儿,女,足月,4420g,出生13天时确诊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脑膜炎,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利福平静滴联合抗感染后治愈出院,随访无并发症。国内外数据库共检索到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感染的新生儿脑膜炎病例117例,连同本例共计118例。在可溯源的感染新生儿中,52.34%的病例在出生一周内发病,早产儿占60.87%。在可追踪临床结局的115名患儿中,52人(45.22%)死亡,幸存患儿中53.97%的病例出现严重后遗症;结论 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所致新生儿脑膜炎以早期发病为主,大多发生于早产儿,病死率高,后遗症风险大,目前尚无统一抗感染方案,治疗以联合用药为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万古霉素、利福平可作为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李玲  肖侠明 《华西医学》1994,9(3):249-251
本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2例半与正常新生儿31例对对照,将检测结果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处理,定出敏感诊断指标依次为50dBHL水手听阈值升高,70dBHLI、V波潜伏期延长或缺失Ⅲ-V波间期适长。所得结果与脑CT符合率为93.55%,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8.8%,显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具有客观、敏感、可靠及无创的特点,有利于早期检出缺氧缺血性脑病。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辅佐纳洛酮抢救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5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23例和观察组33例。常规组给予气管插管、1∶10000肾上腺素气管内冲洗、立止血0.5 ku静脉注射同时气管内滴入0.3~0.5 ku及机械通气,同时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维持正常血糖、抗休克、确保组织灌注良好及防止再灌注损伤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佐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25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24.2%,平均肺出血缓解时间为(9.20±4.45)h;常规组治愈11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52.1%,平均肺出血缓解时间(13.35±7.03)h。两组病死率和平均肺出血缓解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4.010,P<0.05及t=2.708,P<0.01。结论:辅佐纳洛酮抢救新生儿肺出血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该疗法经济,简便,为抢救新生儿肺出血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纳洛酮在窒息新生儿抢救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2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2例窒息新生儿除了施行常规复苏技术外,同时给予纳洛酮脐静脉注射。对照组58例窒息新生儿只施行常规复苏技术。结果给予纳洛酮脐静脉注射的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法10 m in评分10分的新生儿明显多于对照组的复苏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00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低场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行低场MRI检查,并时其低场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害,其中广泛脑水肿5例,颅内出血10例,皮质下及脑室旁白质损害9例,丘脑、基底节区和脑干背侧异常信号7例。结论:低场MRI能准确的反映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