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10篇
  免费   2788篇
  国内免费   509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578篇
妇产科学   217篇
基础医学   1499篇
口腔科学   191篇
临床医学   7549篇
内科学   7103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1771篇
特种医学   6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04篇
综合类   5212篇
预防医学   4349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3115篇
  109篇
中国医学   993篇
肿瘤学   61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708篇
  2022年   910篇
  2021年   1816篇
  2020年   1705篇
  2019年   1359篇
  2018年   1287篇
  2017年   1363篇
  2016年   1502篇
  2015年   1619篇
  2014年   3321篇
  2013年   3421篇
  2012年   2819篇
  2011年   2699篇
  2010年   1926篇
  2009年   1621篇
  2008年   1460篇
  2007年   1424篇
  2006年   1069篇
  2005年   823篇
  2004年   591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总结并归纳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文挑选100例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7年2月—2018年2月)为对象。按建档时间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常规护理),分析组50例患者(加用人文性护理)。比较两组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评分,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护理后分析组对疾病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分析组焦虑、抑郁评分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可比;护理后,分析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分析组1年内复发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人文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预后,且可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性情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6),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效果极佳,可作为临床干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53.
54.
邹城市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预防艾滋病信息的可及性及知信行的调查。结果社区居民艾滋病知晓率为97.41%,熟悉艾滋病传播途径的87.78%,62.78%的认为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和正常人享有一样的入学/就业权,38.70%的人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事继续共事,60.19%的人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家人继续共同生活,最近3次性行为100%使用安全套者为26.48%,82.04%的人有医疗用血安全意识,64.81%的人有医疗器械安全意识。最想获取艾滋病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理知识、症状表现、治疗方法、检测途径及检测方法、疫情信息,新闻、电视公益广告、专题报道、反映艾滋病病人生活的电影或电视剧、科普材料、大型公益演出人们最喜欢。结论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组织机构健全,宣传教育广泛,干预措施到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5.
心理干预对行体外受精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受精(IVF)治疗对不育夫妇既是一种生理负担又是一种心理负担,在IVF各个时期均表现出心理应激,其中胚胎移植后至妊娠试验前和IVF失败后应激最强,出现负性心理反应,以焦虑、抑郁多见。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并可能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治疗中断率。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在婴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分别在3个月、6个月时进行格体生长和行为发育的评估,另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重、身长、头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5个能区行为发育商均值都高于对照组,除3个月的语言能区外,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在婴儿早期就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但对促进高危儿的体格生长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8.
性服务工作者性病和艾滋病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真  田丽闪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098-1099,1126
目的 了解性工作者的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等现状,积极探索对该人群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及行为干预的有效办法,为今后在更大范围的高危人群中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成立专职高危干预队伍,设计借鉴其他地区经验,深入目标人群进行系列外展服务,利用干预前后封闭式调查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发放干预前后问卷各522份,收回前后有效问卷387份.通过外展服务,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对性病史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对安全套及安全性行为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的信念和态度有明显转变.结论 对娱乐场所从业人群开展系列专业外展服务可以提高该人群的防病意识,提升对性病史滋痛的知晓率,是高危人群干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9.
Background: This is the second of two papers using qualitative methods from a study of an intervention for family members affected by close relatives' substance misuse problems.

Participants: 168 primar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PHCPs: GPs, practice nurses and health visitors) working in general practices in two areas of England, and who took part in the study.

Data sources: Recruitment and post-session forms completed by PHCPs; telephone interviews with each PHCP 12 weeks after recruitment of a family member; interviews with PHCP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Results: At the end of the project PHCPs were overwhelmingly positive about the family member intervention and about primary care as the appropriate site. Difficulties were encountered, however, in identifying and engaging affected family members, who were often excluded on grounds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ir problems or the level of their distress. Shortage of PHCP time and other practice-related factors added to the difficulty. Active work by a PHCP was often necessary in order to make the link between presenting symptoms of physical or mental ill-health and the existence of a family substance misuse problem. When family members were identified and recruited, PHCPs were usually positive about what was achieved. Nearly all were in favour of an approach that combined giving a self-help manual with some follow-up contact with a family member as needed.

Conclusions: Taken in conjunction with statistical outcome findings of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symptoms and changes in ways of coping, plus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views of family members, the present results encourage the view that a flexible form of this interven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for use in primary healthcare, and that further work should build on existing strengths and attempt to overcome weaknesses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防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Rs)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连续入院行PCI的冠心病300例。随机分为全反式维甲酸正常剂量组(10mgt.i.d p.o,甲组)、强化剂量组(20mgt.i.d p.o,乙组)、对照组(丙组)。6个月后分别比较甲乙丙三组的再狭窄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心功能。结果300例患者中男性228例、女性72例。住院期间甲乙丙三组比较:心绞痛9%VS8%VS9%;再次急性心肌梗死(AMI)O%VS2%VS1%;再次缺血性血运重建(TVR)3%VS2%VS3%;心源性死亡4%VS6%VS4%,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三组比较:心绞痛12%VS9%VS20%;再次AMII%VSO%VS1%;心源性死亡2%VS4%VS4%,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再狭窄率3/33(9.1%)VS2/30(6.7%)VS12/32(37.5%);TVR3%VS2%VS11%,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常规剂量ATRA防治再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