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7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96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439篇
口腔科学   164篇
临床医学   794篇
内科学   371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799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303篇
综合类   254篇
预防医学   1304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344篇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53.
54.
55.
56.
57.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现状以及功能失调性态度与青少年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精神卫生科153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抑郁症存在性别与学历差异,女性抑郁水平高于男性,大学抑郁水平与功能失调性得分均高于其他学历(P<0.05),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抑郁症水平呈正相关(r=0.647,P<0.05)。结论:功能失调性态度作为独立因素,在青少年抑郁症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干预,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某区域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预防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和保障儿童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所有儿童不良反应报告,共计600例,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48:1;ADR发生年龄段主要在学龄期(160例)和学龄前期(152例);共涉及药品 150 种,其中抗感染药是引发ADR最主要药品种类,共221例,占36.83%;引发ADR主要途径为静脉给药,共486例,占81.0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1.60%。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占19.97%。结论 应加强3~12岁儿童临床用药安全,在静脉用药和抗感染药物的头孢菌素的使用中警惕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了解甘肃省15~24岁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分布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全省87个县(市、区)15~69岁常住居民23 490人进行调查,其中15~24岁青少年2 019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与健康素养相关问题等两大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7年甘肃省15~24岁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为12.09%;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1.9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4.02%,基本健康技能素养水平为13.62%;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素养为36.95%、安全与急救素养为37.35%、健康信息素养为21.74%、传染病防治素养为18.13%、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为16.05%、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5.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甘肃省15~24岁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监测研究,并制定有效对策和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0.
A psychosocial profile was developed of 122 pregnant adolescents attending a public hospital antenatal clinic in a large regional Australian area.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and the Support Behaviours Inventory and were interviewed to obtain psychosocial an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ose who were most likely to have either or a combination of poor self-esteem, lack of social support, be unemployed or smoke, were more likely to be living alone or with friends, not have a partner or have a partner for a shorter period, have a partner who was older, have previous children, have not planned their pregnancy and have less education. The degree of social support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elf-esteem. Over half of the sample smoked, and over half were unemployed. Thes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addressing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e for the pregnant adolesc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