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1篇
  免费   1501篇
  国内免费   480篇
耳鼻咽喉   146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532篇
基础医学   1229篇
口腔科学   536篇
临床医学   2558篇
内科学   929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648篇
特种医学   809篇
外科学   1218篇
综合类   3092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2457篇
眼科学   174篇
药学   2034篇
  63篇
中国医学   1788篇
肿瘤学   292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471篇
  2022年   757篇
  2021年   1043篇
  2020年   960篇
  2019年   736篇
  2018年   742篇
  2017年   786篇
  2016年   743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1319篇
  2013年   1699篇
  2012年   1256篇
  2011年   1253篇
  2010年   869篇
  2009年   824篇
  2008年   835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多排螺旋CT(MDCT)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诊断膀胱癌的不同价值,建立完善合理的膀胱癌CT检查程序.方法:对临床怀疑膀胱癌患者34例进行MDCT检查,在膀胱充分充盈后,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晚期、平衡期、排泄期).将不同时相的数据分别应用多平面重组(MPR)及仿真内窥镜(CTVE)等后处理方式顺序观察膀胱壁各部,分别记录病变的数目、位置、大小等.评价MDCT各种图像对膀胱肿瘤的检出情况.应用SAS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例膀胱癌患者于CT检查1周内手术,证实58枚肿瘤,其中2例并发输尿管癌.平扫MPR、动脉晚期/平衡期MPR、排泄期MPR、CTVE、联合平衡期MPR和CTVE五种方式对膀胱癌的检出率分别为70.7%、86.2%、89.7%、87.9%、100%.平扫MPR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四种方式(P<0.05).平衡期MPR和CTVE两种图像相结合较其他四种方式具有更高的检出率(P<0.05).动脉晚期/平衡期MPR、排泄期MPR、CTVE三种方式对膀胱癌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膀胱MDCT检查可不进行平扫和动脉期扫描,只行平衡期、排泄期检查,扫描范围应包括全部泌尿系统,并联合应用MPR与CTVE等后处理技术,是诊断、评价膀胱肿瘤可靠、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北五味子提取物出率及其五味子甲素、乙素、总木脂素等指标对北五味子乙醇回流提取法、乙醇渗滤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3种提取方法对比显示,虽五味子浸膏率无显著变化,但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总木脂素、乙素、甲素的含量均高于传统回流和渗滤提取方法。结论超临界流体萃取应用于北五味子活性成分的提取,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可作为工业生产提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雷磊  王兴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24-1725
目的考察糖康胶囊中苦瓜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苦瓜总皂苷含量和浸膏收率为指标筛选苦瓜的提取工艺。结果确定苦瓜的提取工艺为:采用12,10,8倍水,提取3次,前两次提取时间2 h/次,第3次30 min。结论该实验确定的苦瓜提取工艺方法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萘普生钠伪麻黄碱缓释片的制备方法,筛选出最佳处方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HPMC K15M、微晶纤维素(PH101)和乳糖的用量及缓释片的硬度为因素进行试验,确定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优化的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同时考察其体外释放效果。结果缓释层最佳工艺条件:HPMC K15M、PH101、乳糖的用量分别为150mg、40mg、60mg,压片硬度8kg;所制备的样品在1、2、4h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分别为43.62±1.81%、68.81±1.52%、95.22±1.07%。结论制备的萘普生钠伪麻黄碱缓释片的缓释效果与设计值基本吻合,工艺重现性好,体外累积释放率符合要求。关键词:萘普生钠盐酸伪麻黄碱双层缓释片正交试验设计制备工艺体外累积释放率  相似文献   
995.
杨樟卫  何宇涛  胡晋红 《中国药房》2008,19(31):2427-2429
目的: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住院药品调剂自动化和合理用药。方法:基于原有医院信息系统,采用Powerbuilder9.0系统前台数据库开发工具,结合条形码技术,开发和应用新的自动化单剂量调剂系统。结果:开发了临床医嘱审核和机器摆药发送2个子系统程序,建立了合理用药审查和报告系统,提高了临床摆药的效率,实现了摆药机药盒中药品库存数量的精确管理。结论:结合药学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开发软件,可以更好地适应调剂业务流程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6.
刘会芳  赵燕燕  杜光玲  陈青  薛瑞 《中国药房》2008,19(31):2435-2437
目的:优选洛伐他汀胶囊处方工艺。方法:设计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制备条件并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结果:根据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试验结果,得最佳处方:以10%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黏合剂、羧甲基淀粉钠内外加法(2∶1)为崩解剂,并以颗粒装囊,二次制粒时以75%乙醇为润湿剂。优选工艺所制胶囊30min体外溶出度在92%以上。结论:该制剂工艺稳定,重现性好,体外溶出速率高。  相似文献   
997.
三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较理想的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材料和方法。方法82例286颗中、深度楔状缺损牙随机分成A、B、C3组,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FX-II型玻璃离子、FX-II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加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设术修复楔状缺损,随访2年后疗效。结果A组成功率为83.3%,B组成功率为93.5%,C组成功率为95.9%。A与B组、A与C组,P〈0.05,B与C组,P〉0.05。结论在中、深度楔状缺损治疗中,玻璃离子,光固化玻璃离子夹层技术均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蒲黄中对照品的研究方法。方法结合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Sephadex-LH20柱色谱方法对蒲黄中香蒲新苷(typhaneoside,1)、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isorhamnetin-3-O-neohes-peridoside,2)、柚皮素(naringenin,3)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4)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TLC和HPLC进行纯度检查。结果制备得到的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柚皮素和异鼠李素的纯度分别为99.2%、99.7%、98.0%和96.2%。结论制备方法可作为蒲黄鉴别和含量测定用对照品。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构建抗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方法从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中抽提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合成cDNA,分别扩增小鼠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通过重叠延伸拼接法将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组装成单链抗体基因,重组于载体pFUSE5,电转化E.coliXL 1-Blue。在辅助噬菌体援救下,构建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酶联免疫分析鉴定单链抗体库的特征。结果本抗体库的噬菌体库容量约1×106,单链抗体基因插入效率为93%,存在序列差异性并含有抗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单链抗体。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抗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单链噬菌体抗体库,为筛选抗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单链抗体药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简述规模为20万t/a管式反应器—喷雾流化干燥制粉状磷酸一铵新工艺的特点、工艺流程与主要设备,以及主要工艺控制指标,为国内粉状磷酸一铵的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