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3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0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55篇
  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疼痛管理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胃癌化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癌因性疲乏程度[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等CF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AIDET沟通模式的疼痛管理可提高胃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VAS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和CFS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 探讨AIDET沟通模式联合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及护理,观察组采用AIDET沟通模式联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AIDET沟通模式联合接纳承诺疗法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移植患儿32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12月移植的患儿3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及宣教,观察组以AIDET沟通模式联合接纳承诺疗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的焦虑情绪水平、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水平。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情绪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焦虑情绪水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IDET沟通模式联合接纳承诺疗法可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焦虑情绪,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迁移应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9月南昌市某养老机构新入住的57例老年人为对照组,2017年3—8月该养老机构新入住的61例老年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方式入住,观察组根据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的结构框架,设计SBAR老年人入住交接表。比较两组老年人入住初期问题发生率,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应激反应问卷(SRQ)评价老年人入住期间抑郁情况和迁移应激反应。结果 观察组入住初期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1周、入住1个月、入住2个月GDS-15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住2个月后,观察组SRQ总分、情绪反应、躯体反应、行为反应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规范了老年人入住交接流程,有效改善了老年人迁移应激反应,提高了养老护理工作效率,可在机构养老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自制 SBAR模式转科交接单在院内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专家小组,编制SBAR模式转科交接单,并比较应用前后院内转科不良事件发生率、转科交接时间、交接单填写完整性和病情交接主动性。结果:应用后转科交接时间下降;病情交接主动性提高,交接单填写完整性提高;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BAR模式转科交接单的应用,缩短转科交接时间,提高交接单填写完整性和病情交接主动性,降低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危重患者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87.
88.
正哈佛熬了70年的鸡汤告诉我们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对我们的幸福、健康是有多么重要。但是,和谐的、让人羡慕的亲密关系并不能"从天而降",而是需要我们付出99%的汗水和努力。如果你没有因此而打退堂鼓,那么,就跟随笔者进入增进亲密关系的基础课堂培训班吧  相似文献   
89.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在皮肤外科的临床工作中,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一直未被重视,医疗告知和知情同意不规范,要有效防范医疗纠纷,需建立一套适合皮肤外科学领域医疗告知、沟通的模式。皮肤外科医生必须加强自身的皮肤科专业知识和医学伦理知识,做好医患沟通、医护沟通、科室与科室之间的沟通等,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析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护理干预,记录2组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5.65%、5.13%,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于糖尿病患者可疑夜间低血糖护理管理中实施SBAR沟通干预,可降低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