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门诊中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有局限性苔藓样变,伴有阵发性瘙痒。我们在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56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 分析女性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VLSC)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7—2018年就诊于北京医院皮肤科外阴专病门诊的137例VLSC患者的临床特征。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病程)以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37例患者发病年龄32.0(25.5,40.0)岁,病程36.0(15.0,72.0)个月。32例(23.4%)有特应性疾病史,其VLSC发病年龄[29.5(25.0,35.8)]早于无特应性疾病患者[33.0(27.0,41.0),Z = 2.03,P = 0.042]。皮损特征方面,130例(94.9%)累及大阴唇,13例(9.5%)累及小阴唇,103例(75.2%)皮损双侧分布,8例(5.8%)出现色素减退。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瘙痒,中度瘙痒44例(32.1%)、重度80例(58.4%),重度瘙痒患者占病程 > 2年患者的比例(68.1%)高于病程 < 2年的患者(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3,P = 0.016)。患者自觉诱发瘙痒加重因素包括,局部潮湿出汗(55例,40.1%)、进食辛辣刺激食物(41例,29.9%)、精神紧张(36例,26.3%)。结论 VLSC好发于20 ~ 39岁,特应性体质可能是重要病因,主要累及大阴唇,多双侧分布,病程越长瘙痒越严重。  相似文献   
23.
Atopic dermatitis (AD)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relapsing eczema and pruritus. Until the development of Dupilumab, a new monoclonal antibody targeting IL-4 and IL-13 receptors, the current treatment of severe cases was based on immunosuppressant agents. Our main goal was to build a case series of f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who were using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with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s and only partially controlled AD, and compare their symptoms, SCORAD index, treatment regimens, total and specific IgE, and blood cell count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Dupilumab. SCORAD index and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used on a daily basis ha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after 16 weeks of Dupilumab. Adverse effects were mild: conjunctivitis, local reaction and regional dermatosis. All patients with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achieved better control of AD with Dupilumab than with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Adverse effects, secondary infections, total and specific IgE levels were greatly reduced.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神经性皮炎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为调查内容,将14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枸橼酸地氯雷他定片,8.8 mg,每晚一次;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早晚各1次;复方吲哚美辛酊,外用,瘙痒时使用;每2周电话随访两组患者,4周后复诊,治疗前后均填写DLQI量表;干预组在初诊和随访中给予健康教育。结果 :共有114例患者复诊,其中干预组65例,复诊率92.86%,对照组49例,复诊率70.00%,干预组复诊率高于对照组(P0.01)。所有神经性皮炎患者的DLQI总平均分为(9.164±3.606)分;治疗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DLQI得分分别为(9.369±3.655)分和(8.959±3.56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DLQI得分分别为(1.677±1.769)分和(2.388±1.902)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性皮炎中等程度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90Sr-90Y皮肤敷贴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经我科明确诊断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90Sr-90Y皮肤敷贴分次小剂量法进行外治疗,同时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部涂擦.90Sr-90Y剂量方案:每次给予2.5Gy左右,每天一次,连续治疗10天.根据年龄、病变程度及病程长短适当增减剂量;复方氟米松软膏: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连续用药两周.对照组单独运用90Sr-90Y皮肤敷贴治疗治疗,剂量方案同治疗组.观察并记录疗效,6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90Sr-90Y皮肤敷贴外治疗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顽固性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理想、确切,且方法简便、易操作、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研究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皮肤科确诊神经性皮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擦患处。对照组患者使用单一卡泊三醇软膏涂擦患处。治疗周期为4周。随访12个月。随访患者皮损治疗情况及复发率。结果经4周规范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瘙痒程度,研究组患者中度以下占93.10%,对照组占77.5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8,P<0.05)。研究组中度以下浸润范围占93.10%,对照组占5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17,P<0.05)。皮损面积研究组10cm2以下占89.65%,对照组占63.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3,P<0.05)。经过8个月的跟踪访问,研究组复发率为3.45%[2]。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2.07%(7),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8,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为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6,P<0.05)。结论卡泊三醇软膏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皮损修复能力好,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梅花针配合火罐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梅花针配合火罐治疗,1次/3d;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对症治疗和局部外用药。两组均治疗2疗程(30d)后进行疗效判定和跟踪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0%,对照组总有效率81.20%,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两组治愈及好转的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梅花针配合火罐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全身对症治疗和局部外用药,且复发率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梅花针配合火罐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梅花针配合火罐治疗,1次/3d;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对症治疗和局部外用药。两组均治疗2疗程(30d)后进行疗效判定和跟踪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0%,对照组总有效率81.20%,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两组治愈及好转的患者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梅花针配合火罐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全身对症治疗和局部外用药,且复发率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药并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每日2次,口服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片10 mg,每日1次,疗程4周,2、4周观察疗效;对照组50例,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1次,口服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片每日10 mg,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2周疗效观察治疗组有效率62%,对照组有效率56%;4周疗效观察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长时间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