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应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CPAP联合沐舒坦)30例和对照组(NCPAP组)28例,治疗组在给予NCPAP治疗同时,加用沐舒坦30 mg/(kg·d),6h 1次,应用3~5 d.比较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胸片、并发症及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胸片恢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并发症2例,对照组7例;治疗组1例、对照组6例分别改机械通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联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入住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NRDS患儿66例,随机分为NIPPV组(32例)和NCPAP组(34例),分别于入院0、12、24、72h进行血气分析,比较氧合改善情况、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和预后等。结果治疗开始时(入院0h)两组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72h后PaO2、PaCO2、P/F、a/APO2均有改善(P均<0.05),且NIPPV组改善情况优于NCP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CO2潴留、腹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IPPV组开奶时间较NCPAP组提前。NIPPV组经鼻通气治疗失败后改为插管行呼吸机通气率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较NCPAP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肺部氧合功能,缩短无创辅助通气及氧疗时间,减少了CO2潴留、腹胀的发生率,且开奶时间提前,降低了气管插管呼吸机上机率。  相似文献   
53.
庞亚统 《海南医学》2011,22(14):44-46
目的探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均给予CPAP给氧治疗,对照组均给予头罩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TcSO2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8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6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治疗NRDS操作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NRDS的一种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5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联合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敏毓 《黑龙江医学》2005,29(12):923-925
目的评价产前应用激素(地塞米松)和产后早期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制剂(PS)的联合措施,回顾性分析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3-01~2005-05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分成联合预防组55例,单独预防组65例。联合预防组:产前用地塞米松且产后30 min内预防性应用PS。单独预防组:产前仅用地塞米松或产后仅应用PS的早产儿。两组比较,观察指标:(1)NRDS发病率;(2)CPAP通气率或机械通气率;(3)并发症发生率;(4)死亡率。结果联合预防组与单独预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预防组比单独预防组能明显改善肺透明膜病的转归,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