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3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 PCNL )联合套石网篮治疗体外震波碎石(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排空障碍的肾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2年8月采用PCNL联合套石网篮治疗ESWL排空障碍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结石78例。 B超定位,58例肾盏结石长径<1 cm或分布于单组肾盏,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20例肾盏结石长径>1 cm或分布于多组肾盏采用新型经皮肾镜标准通道下气压弹道或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结果7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52~98 min,平均61 min。71例一期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1.0%(71/78);2例二期碎石后取净;3例辅助行ESWL治疗;2例因残留结石较小药物排石排出。住院5~12 d,平均7.2 d。无胸膜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78例随访3个月,未见结石残留。结论PCNL术中联合套石网篮可减少皮肾穿刺通道数,避免大出血及集合系统狭窄风险,是处理ESWL排空障碍的肾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52.
兰海鹰  王素兰 《现代保健》2014,(32):125-12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拦截劈核技术对95例(146眼)晶体核硬度为Ⅳ级以上的高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中并发症发生率〈10%,术后并发症发生最多的为角膜水肿,与对照组发生率基本相等;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占39.7%。结论:拦截劈核技术的熟练应用可有效减少高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我院自1993年2月至99年6月共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108例,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64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4.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常需较高的超声能量 ,较长的手术时间 ,因此容易造成角膜内皮的损伤。我们在手术中 ,应用高负压抓核、拦截劈核技术 ,使超声能量降低 ,超声时间缩短 ,明显减少了硬核白内障的手术并发症。资料与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76例 (76眼 )。男 3 9例 ,女 3 7例 ,年龄 5 7~ 82岁。其中Ⅲ级核 3 4例 ,Ⅳ级核 42例。术前视力手动 / 3 0cm~ 0 1。手术方法 :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 ,巩膜切口者 ,局部结膜下注射 2 %利多卡因 0 2ml。透明角膜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 ,连续环形撕囊 ,水分离。负压设置在 2 0 0mmHg(2 6 67…  相似文献   
55.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2岁。因进食后胸骨后疼痛、胸闷1d入院。查体:神智清楚,痛苦病容,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急诊胃镜示:食管中下段可见巨大食物残渣潴留,不能推入胃腔,异物周围无空隙,胃镜不能通过,使用三爪钳、异物钳、圈套器抓取取出部  相似文献   
56.
总结经“T”型管窦道取石钳和(或)网管篮取胆道残留结石的经验。12例先行“T”型管造影,拔除“T”型管,用取石钳取出和(或)引我管,套住结石一并取出,再行“T”型管再置术。结果11例成功取出残留结石,1例失败。认为经“T”型管窦道取石钳和(或)网管取胆道残留结石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同轴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拦截劈核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与同轴1.8 mm微切口十字架法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手术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85岁以上高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拦截劈核组:同轴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拦截劈核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1眼;十字架法超核组:同轴1.8 mm微切口十字架法超声乳化晶状体核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1眼。分别记录2组的平均超声能量(AVE)和有效超声时间(EPT),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组AVE、E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8、3.175,P<0.01)。术后l d拦截劈核组的视力与十字架法超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6,P<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6、0.176、0.216,P>0.05)。术后l d、1周、1个月、3个月拦截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十字架法超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53、6.076、2.202、2.133,P<0.01)。2组患者术中前房稳定,均无切口热损伤。结论 对高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同轴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拦截劈核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缩短了术中超声乳化的时间,减小了平均超声能量,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小,术后视力恢复快,降低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下网篮取石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间,在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管结石的病例中,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然后经胆囊管胆道镜下网篮取石435 例.结果 本组成功369 例,其余66 例行胆管切开取石,成功率达84.8%.取出胆管内结石最多者9 枚,结石最大直径为12 mm.术后平均住院日为(6.8±1.3)d.结论 经胆囊管胆道镜下网篮取石术是一种低创胆道手术方法,创伤小,住院时间缩短.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此技术,更加突出了低创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一种适用于胆道子镜的新型取石网篮在无射线内镜胆总管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2—10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无射线胆道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的78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新型网篮取石组(35例)及普通网篮取石组(43例),分析并比较2组之间胆道镜探查次数、网篮取石次数、术中注水量、取石及胆道镜探查时间、总体内镜操作时间以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 与普通网篮取石组比较,新型网篮取石组胆道镜探查次数较少[(1.08±0.28)次比(2.30±0.51)次,t=-12.535,P<0.001],术中注水量较少[(46.14±11.89)mL比(78.62±10.09)mL,t=-13.052,P<0.001],取石及胆道镜探查时间较短[(9.69±2.97)min比(12.67±2.51)min,t=-4.815,P<0.001],总体内镜操作时间也较短[(30.17±7.19)min比(33.44±6.69)min,t=-2.076,P=0.041]。2组之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2/35)比11.6%(5/43),χ2=0.826,P=0.363]。结论 新型取石网篮胆总管取石操作时间短,胆道镜探查次数少,术中注水量少,能够方便胆道镜直视下的无射线取石。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撕囊碎核镊预劈核技术在Ⅳ级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年龄相关性Ⅳ级硬核白内障患者100例100眼,利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撕囊碎核镊预劈核组(A组)50例50眼,拦截劈核组(B组)50例50眼。对两组的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中超声乳化能量释放时间(US time)、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1、7d角膜水肿分级计数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平均US time为26.66(16,40)s,低于B组36.12(23,46)s(Z=-5.65,P<0.01)。术后3mo, A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308.12±368.18cell/mm2,高于B组2104.06±379.87cell/mm2(t=2.728,P=0.008)。术后3mo, A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10%(8%,12%),低于B组17%(14%,20%)(Z=13.231,P<0.01)。术后1d角膜水肿为0、1、2、3、4级的眼数,在A组分别为0、23、21、6、0眼,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