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75篇
  免费   5167篇
  国内免费   1709篇
耳鼻咽喉   457篇
儿科学   1324篇
妇产科学   510篇
基础医学   4973篇
口腔科学   1602篇
临床医学   7199篇
内科学   9590篇
皮肤病学   1211篇
神经病学   1717篇
特种医学   3689篇
外科学   5108篇
综合类   10503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6664篇
眼科学   923篇
药学   4482篇
  35篇
中国医学   2438篇
肿瘤学   7612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1044篇
  2022年   1879篇
  2021年   2888篇
  2020年   2623篇
  2019年   2114篇
  2018年   2030篇
  2017年   2098篇
  2016年   2313篇
  2015年   2182篇
  2014年   4388篇
  2013年   4186篇
  2012年   3896篇
  2011年   4399篇
  2010年   3385篇
  2009年   3371篇
  2008年   3317篇
  2007年   3230篇
  2006年   2783篇
  2005年   2503篇
  2004年   2004篇
  2003年   1808篇
  2002年   1477篇
  2001年   1426篇
  2000年   1205篇
  1999年   943篇
  1998年   856篇
  1997年   713篇
  1996年   548篇
  1995年   639篇
  1994年   528篇
  1993年   354篇
  1992年   375篇
  1991年   324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237篇
  1987年   210篇
  1986年   162篇
  1985年   162篇
  1984年   143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93篇
  1981年   70篇
  1980年   85篇
  1979年   62篇
  1978年   57篇
  1977年   46篇
  1976年   39篇
  1974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991.
放、化疗同步与非同步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比较放、化疗同步治疗与非同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81例,随机分为同步治疗组(42例)和非同步组(39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同步组66.7%,非同步组61.5%,前者略高于后者,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达到上述有效率所用的时间前者平均69天,后者为143天,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同步组的近期疗效似优于非同步组,且前者治疗周期、住院周期缩短,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92.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内血管病变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内血管病变及其机理。方法对28例门静脉高压脾脏和10例正常脾破裂脾脏切除标本,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的蛋白质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为了探讨高龄高危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和结果:作者对1989年6月~1997年5月手术切除的41例高龄高危肺癌患者进行分析,由于强化围术期管理和正确处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全组无住院死亡.作者强调积极术前准备,创造有利手术条件,选择合理手术方法,加强术后心功能保护及呼吸道管理,特别是环甲膜穿刺注药刺激咳嗽排痰,气管镜检查吸痰、抗菌素药液支气管灌洗及酌情合理使用呼吸机等.结论:上述措施均为扩大手术适应范围安全度过手术难关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4.
探讨AgNOR技术及CT扫描联合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应用AgNOR技术和CT扫描对38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伴淋巴结转移肺癌的AgNOR/核均数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P<0.05)。CT扫描淋巴结短径≥8mm的10例肺癌中淋巴结转移7例,此7例肺癌细胞的AgNOR/核均数为8.97±0.72,且AgNOR颗粒均表现为聚集型。提示以肺癌细胞核内AgNOR颗粒为聚集型,Ag-NOR/核均数≥8,CT扫描淋巴结短径≥8mm作为标准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AgNOR技术及CT扫描联合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肺动脉重建在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良  刘军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0):729-731
1993年7月~1997年5月间,在17例肺癌患者手术中进行了肺动脉切除和重建。肺动脉袖状切除12例,侧壁切除5例。同时作总支气管袖状切除10例,楔形切除2例,残端成形1例,上叶支气管移位吻合2例。1例双袖状右上中联合肺叶切除后,又切断下肺静脉。下叶肺置于肝素溶液中(12500U/500mlNS),15min后将下肺静脉移植于上叶静脉残端,再作支气管、肺动脉吻合。随访1~44个月,无手术近期死亡。术后13个月死于心肺衰竭1例,12、17、18、19个月各有1例死于肿瘤复发,余12例生存良好,最长存活44个月。作者认为当肿瘤或(及)肿大淋巴结环绕肺动脉或其分支起始部时,则应行肺动脉切除和重建,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均在术中确定。双袖状右上中肺联合肺叶切除术中,当总支气管或肺动脉切除过长时可将下肺静脉移植于上肺静脉残端以缓解吻合口张力,作者主张围手术期应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996.
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的治疗(附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及其病理学特点与临床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70年~1990年收治的10例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除1例外,均作术后放疗和化疗。放疗范围包括肿瘤床、纵隔和同侧肺门,剂量20~45Gy。化疗方案均为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结果1例生存1年,3例生存3年,6例生存超过5年。中位生存3年,5年生存率60%。结论对中度恶性肺淋巴瘤不必作全肺切除,但术后须用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997.
Lung cancer-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 were induced by repeated stimulations of regional lymph node lymphocytes (RLNL)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either autologous or HLA-A-locus-matched tumor cell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leukin-12 (IL-12), IL-12 was added during the stimulation of RLNL from HLA A24 /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with either autologous tumor cells or HLA A24-positive adenocarcinoma cells (PC-9) in combination with, or instead of interleukin-2 (IL-2), and then the cytotoxic activity, cytokine production and populations of the lymphocyte subsets were examined. The addition of IL-12, or the substitution of IL-2 by IL-12 was found to enhance the cytotoxic activity and the cytokine production (IFN-γ, GM-CSF) of the CTL as compared with IL-2 alone. The cytotoxic activity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were both partially inhibited by anti-MHC-class I monoclonal antibody. The CTL thus induced by IL-12 ha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CD3+/CD56+ cells than the CTL induced with IL-2 alone. The positively selected CD8+/CD56 lymphocytes showed PC-9-specific cytotoxic activity, because the population did not show any cytotoxicity to K562 or A549 (HLA-A26/A30). However, the CD3+/CD56+ lymphocytes were cytotoxic to both PC-9 and K562. In conclusion, IL-12 is considered to be a useful cytokine for both the induction of lung-cancer specific CTL and the augmentation of non-MHC-restricted cytotoxicity against tumor cells, and may be applicable f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using CTL.  相似文献   
998.
小剂量肝素治疗肺癌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75例中、晚期肺癌血栓前状态D-二聚体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小剂量肝素加化疗加/或放疗治疗组40例,D-二聚体转正常32例、有效率(80%)。化疗加/或放射治疗(无肝素组)35例,D-二聚体转正常6例,有效率17.1%(P<0.01)。观察结果表明:小剂量肝素治疗中、晚期肺癌血栓前状态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 p5 3蛋白在肺癌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SABC免疫组化技术 ,研究 6 9例各型肺癌组织 p5 3蛋白表达。结果 p5 3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为 5 9.4% ,其中鳞癌5 6 .7% ,腺癌 73.7% ,小细胞癌 6 1.5 % ,大细胞癌 40 %。支气管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鳞癌有相同的p5 3蛋白表达 ,而正常组织细胞中未见 p5 3蛋白表达。结论 提示 p5 3蛋白表达可能是支气管粘膜上皮密变的早期改变 ,p5 3蛋白是肺癌细胞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00.
孤立性肺结节的高分辨CT扫描(CT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照高分辨CT扫描(HRCT)表现与病理的相互关系,比较HRCT与常规CT扫描(CCT)对提供肺小结节的诊断信息,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直径≤3cm的73例(75个)良恶性结节做术前HRCT和CCT扫描,并与组织学做对照研究。结果小肺癌多呈球形(34/37例),有深分叶(28/37例)、锯齿征(33/37例)、细小毛剌(37/37例)、小泡征(19/37例)、支气管充气征(10/37例)。其病理基础为癌瘤外侵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肿瘤内残存正常肺组织和支气管。上述表现与良性病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结节内脂肪、卫星病灶、粗长毛刺、钙化、胸膜增厚粘连、浅分叶以良性为常见。与肺癌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HRCT在观察病变的轮廓、内部结构等方面明显优于CCT。结论HRCT有助于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应常规用于肺小结节的CT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