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7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258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92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周文  谭继全  许卫华 《中国校医》2005,19(3):239-241
目的了解内窥镜手术结合α-干扰素治疗小儿喉乳头状瘤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在支撑喉镜下用内窥镜进行喉乳头状瘤手术(术中用咬除或吸割器切除肿瘤),手术创面液氮冷冻处理,术后定期皮下注射α-干扰素;同期支撑喉镜下仅作喉乳状瘤单纯切除20例。对所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内窥镜手术,术中可清晰显示喉腔内病灶的部位,同时能处理气管内的病灶,术后连续皮下注射α-干扰素随诊1.5-2.5年,2年治愈率达70.3%;支撑喉镜下单纯肿瘤切除者,2年治愈率为38.1%,二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手术及术时创面液氮处理配合术后应用α-干扰素,使小儿喉乳头状瘤治愈率比既往手术治愈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老年鼻出血的优点.方法:13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的鼻腔填塞止血加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内窥镜下射频止血加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程短,痛苦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鼻出血的方法是有效而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內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椒ā《?04例经多种药物治疗不佳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內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扩张术成功率100%,104例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得到明显缓解。随访3个月症状缓解率为95.2%,6个月时为93.3%。术中发生食管穿孔1例,经外科手术治愈。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属微创性治疗,并发症少,病人易接受,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4.
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的鼻内镜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额窦开口及周围解剖结构,为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式提供应用解剖依据。方法鼻内镜下按照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的手术步骤,解剖12例24侧外观无异常,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男8例,女4例)标本,观察额窦开口的解剖特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①星状裂及其周围结构是识别额窦开口的重要解剖标记。②星状裂由筛泡、钩突和中鼻甲的顶端共同汇合形成。③额窦开口始终位于星状裂的中心,钩突基板的后方,后鼻道气房或筛泡基板的前方,周围有后鼻道气房和前鼻道气房围绕。④筛泡及伸出的前、后角是星状裂的后界限。⑤筛泡前入路开放额窦可以避开筛前动脉和筛顶。结论通过鼻内镜对额窦开口及周围解剖结构的观察,认为星状裂作为恒定的解剖标志是识别额窦开口的关键区域。筛泡前径路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的安全入路,能避免其他径路存在的某些风险。  相似文献   
65.
龚志刚  周公民  刘峻  顾晔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24-3725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全麻下经胸骨前径路应用腔镜以超声刀切除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结节以及甲状腺癌。结果:7例顺利完成腔镜下手术,1例中转开刀手术,术后无并发症,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具有明显的美容优点,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新术式。方法 鼻内窥镜下剥离鼻中隔穿孔后方之粘骨膜瓣,通过穿孔向对侧翻转,缝合固定于对侧穿孔前缘之创面,然后作鼻腔填塞。结果 15例鼻中隔穿孔用本术式修补成功。分别随访0.5-1年,均无复发。结论 本术式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7.
内镜下胆总管取石后胆囊切除治疗胆总管继发结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内镜下胆总管取石后单纯行胆囊切除,避免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继发结石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7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继发结石的患者在常规行ERCP检查的同时行内镜下胆总管取石(必要时行EPT、液电碎石术),财生胆囊切除。结果 (1)胆总管结石直径在1.5cm以内者27例,内镜下100%成功取净结石。10例胆总管结石直径在1.5 ̄3.0cm之间者经液电碎石后取净结石8  相似文献   
68.
消化内镜技术在胆管疾病中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胆总管结石160例中,男94例,女66例。年龄24~80岁,平均59.1岁。其中,65岁以上60例,占37.5%。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单纯胆总管结石29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110例。结石最大径〈1.0 cm 72例,1.0~2.0 cm 68例,〉2.0 cm 20例。44例合并乳头旁憩室,对于〈10 mm结石采用EPBD治疗,〉10 mm采用EST。结果91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69例采用内镜EPBD。自然排出者30例(18.7%);采用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结石有100例(62.5%),其中6例2次取石取尽,5例残留结石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碎石网篮碎石后取出结石者25例(15.7%),其中单颗结石4例,多发性结石10例。13例1次碎石取出,10例2次取出,2例经3次内镜取石取净。1例继发急性胆管炎,4例急性胰腺炎。本组无消化道穿孔及死亡。结论EST和EPBD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9.
目的:介绍额窦炎性疾病鼻内引流术的类型、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采用鼻内进路显微-内镜下行Draf Ⅰ~Ⅲ型额窦引流术、随访1~12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效率分别为,Ⅰ型83.4%,Ⅱ型83.7%,Ⅲ型89.4%,3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慢性息肉性鼻窦炎以及经内镜鼻窦手术后仍复发的鼻窦炎患者,鼻内进路显微-内镜下额窦引流术可获得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91例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结果胆总管结石患者91例,86例均经EST切开取石成功(94.5%),自然排出者12例(13.2%);采用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结石有66例(72.5%),采用碎石网篮碎石后取出结石者13例(14.3%)。ES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结论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