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70篇
中国医学   98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黄勇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2):19-20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 18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 3组 ,即水针结合推拿组、体针组、推拿组 ,并进行比较。结论 水针结合推拿组与体针组、推拿组比较 ,均 P<0 .0 5 ,有显著差异。结论 水针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 A型肉毒毒素穴注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穴注组 4 5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穴位注射 ,针刺组 4 5例采用针刺治疗。结果 穴注组有效率、治愈率同针刺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有效 ,A型肉毒毒素穴注的应用更显著地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3.
神阙穴敷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钙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神阙穴贴补血益精透皮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钙素 (BGP)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30名 ,分神阙穴贴药组 (补血益精穴位透皮贴剂 )、西药组 (羟乙磷酸钠片 )、中药组 (补血益精药丸 )、空白对照组。结果和结论 穴位敷贴组能显著提高骨钙素 (7.69± 1.65 )。穴位敷贴组与中药组 (7.82± 0 .99)和西药对照组 (7.13± 0 .89)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钙素调整作用基本一致 (P>0 .0 5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采用“脊柱九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与结果 选择 4 0例经 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选用突出椎间盘的相应椎体及上下两个节段椎体棘突下和“夹脊穴”为主进针点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有效率为 10 0 %。结论 “脊柱九针疗法”较常规针刺取穴方法具有针对性强 ,针感强 ,疗效明显之特点 ,且取穴简便 ,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胃脘下俞穴埋线治疗糖尿病62例,其中Ⅰ组30例,为埋线治疗组;Ⅱ组32例,为埋线配合等量西药组;Ⅲ组30例,为纯西药对照组.经治疗后,Ⅰ组有效率90.0%,Ⅱ组有效率93.7%,Ⅲ组有效率60.0%.Ⅰ组、Ⅱ组与Ⅲ组比较,疗效差异显著(P<0.01).对于糖尿病人需长期调节血糖及防治并发症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穴位和非穴位氧分压和钙离子浓度在体实时监测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穴位与非穴位中氧分压和钙离子浓度的差异。方法:利用自制的传感针,在体监测8只山羊的大肠俞、肝俞和关元俞及其对应的非穴位点的钙离子浓度;并监测肝俞和后三里及其对应非穴位点的氧分压。用方差分析方法对穴位和非穴位钙离子浓度和氧分压的差异和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的钙离子浓度和氧分压在整个监测过程中都高于非穴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传统的针灸穴位具有高氧分压和高钙离子浓度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计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孕期足三里穴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宫内感染的效果。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10月烟台毓璜顶医院将19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组92例,于孕20、24、28、32、36周足三里穴位注射HBIG共5次,每次200IU。肌肉注射组98例,同剂量、同时间应用HBIG。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用药前后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HBsAg、HBeAg及HBsAb,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HBV-DNA含量。结果92例足三里穴位注射者,新生儿HBV官内感染8倒,宫内感染率为8.7%,低于肌肉注射组(P〈0.01)。穴位注射组新生儿脐血清HBsAb检出率显著高于肌肉注射组(P〈0.05)。穴位注射组临产前血清中HBV—DNA显著低于肌肉注射组(P〈0.05).结论通过孕妇足三里穴位注射HBIG,可更有效地减少HBV的宫内感染,未发现任何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针刺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采用针刺、维生素B12穴位注射疗法与常规针刺方法对照观察.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82.5%,对照组痊愈率52.5%,3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97.5%,对照组痊愈率77.5%,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面神经麻痹采用针刺、维生素B12针穴位注射法有助于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在穴位胆俞、胃俞、梁门、中脘、上脘、足三里、内关、太冲和阳陵泉埋入羊肠线,1 d后取下.15-20 d埋线1次,治疗3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治疗4次后治愈20例,好转1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线栓法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暂时性局灶性脑缺血,观察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脑梗死发生率、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接受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的大鼠较之单纯造模者缺血灶体积明显减少.结论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