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7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388篇
耳鼻咽喉   2605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5篇
临床医学   1429篇
内科学   19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4003篇
预防医学   660篇
眼科学   168篇
药学   1682篇
  30篇
中国医学   142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697篇
  2013年   660篇
  2012年   787篇
  2011年   810篇
  2010年   798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653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出血类型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出血类型及处理。方法 在鼻窦内窥镜下及部分患者采用改良的Caldwell-Luc手术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易出血的鼻窦炎鼻息肉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37例患者能达到手术预期的目标。结论 了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出血类型及手术处理和治疗方法是重要的。以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42.
曹国敏 《河北医药》2010,32(23):3366-3366
鼻后滴注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mdrome in children,PNDS)是指由于患者鼻腔或鼻窦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产生的脓性分泌物经鼻腔倒流,由后鼻孔进入鼻咽部、口咽部、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术(endoscopic sinu ssurgery,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对2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ESS术,其中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者42例(20.0%)。210例患者均于术前、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solube CD23,sCD23)的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主观和客观标准评定42例患者哮喘发作及对皮质类固醇的耐受状况,并对术后患者进行为期1年(10例)和3年(32例)的随访。结果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前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sIL-2R、sCD23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术后IL-4、sIL-2R、sCD23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IFN-γ含量显著增高。术后哮喘改善水平由随访术后1年的45%提高到术后3年的70%。42例中32例(76%)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术前长期服用类固醇的2l例中,14例(67%)减少了对口服类固醇的使用。结论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有较满意的远期疗效。ESS能调节IL-4、IFN-γ sIL-2R、sCD23水平,降低哮喘的发作频率和对类固醇的依赖。  相似文献   
44.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acute fulminant fungal sinusitis,AFF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收治的6例较典型的AFFS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其中结合全身疾病病史,发热伴颜面部、眼部及鼻部症状,影像学,鼻内镜及鼻腔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在患者就诊的24h内做出初步诊断5例。在此基础上鼻内镜下行全组鼻窦开放术,切除全部坏死组织至露出新鲜创面5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眶内容物切除1例。术后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以及全身抗真菌治疗5例。结果6例病例经过病理、真菌涂片及培养证实为鼻窦黏膜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毛霉菌1例,根霉菌2例,链隔孢霉菌1例,曲霉菌1例,毛霉菌根霉菌混合1例。1例未在第一时间诊断,且未经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于住院第7天死亡,1例抗真菌治疗及清创术后88d死亡,2例分别于治疗后32个月和6个月死于白血病,2例经上述治疗后分别随访9个月和11个月无复发,后者为本组唯一进行眶内容物摘除者。结论 根据病史,眼或颜面症状,鼻腔内干痂以及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成像,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可以在患者到鼻科就诊的24h内做出AFFS的诊断。包括及时彻底的根治性清创,足量静脉内二性霉素B注射,完全控制原发病以及足够的全身支持疗法在内的综合治疗,可以迅速控制AFFS的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甚至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45.
申小青  李爽 《现代护理》2006,12(29):2784-2785
目的了解鼻窦炎患儿家长对儿童鼻窦炎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卫生宣教、预防儿童鼻窦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5名鼻窦炎患儿家长进行关于儿童鼻窦炎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等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95.4%的家长对儿童鼻窦炎知识缺乏了解,且知识获得途径单一。结论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儿童鼻窦炎知识的宣教,积极预防儿童鼻窦炎。  相似文献   
46.
2006年10月,我院收治1例鼻窦炎(Ⅱ度Ⅱ型)鼻息肉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内镜鼻窦手术中的麻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不同范围病变异内镜手术对麻醉方式的要求。方法:2000年12月—2001年5月刚开展的鼻内镜手术者称初期手术,30例局麻。2001年6月—2002年6月鼻内镜手术50例者称后期手术,50例选择不同麻醉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初期手术病人30例,以优和较好的麻醉效果作为麻醉成功评判,麻醉成功率为70%;后期手术病人50例,根据慢性鼻窦炎病变位于前组鼻窦选择局麻11例(优7例,较好4例),病变累及前、后组鼻窦,但后组鼻窦病变局限选择局麻 度冷丁24例(优19例,较好5例),其余病人选择全麻。结论:鼻内镜手术应根据慢性鼻窦炎不同范围病变,选择局麻、局麻 度冷丁和全麻,可使病人既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又彻底清除病变,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8.
例 1,男 ,30岁。右鼻腔呈渐进性鼻塞、嗅觉减退 1年于 1991年 8月 2 0日来诊。检查见中鼻甲游离缘有 1.5cm× 1.5cm×1.0cm肿物 ,色灰白 ,表面光滑 ,触之软。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右上颌窦腔内密度增高 ,报告为右上颌窦炎。手术摘除肿物 ,病理诊断为水肿型息肉。术后鼻塞、嗅觉恢复正常。 1993年 5月 10日右鼻腔又鼻塞、咽干 ,流黏脓涕 ,药物治疗 6月余无效来诊。检查见右鼻腔钩突处有 2 .0cm× 2 .5cm× 1.5cm息肉样肿物 ,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右上颌窦黏膜均匀增厚 ,符合慢性上颌窦炎。手术摘除肿物。病理诊断为纤维性息肉。 1995年 9月 10…  相似文献   
49.
关于内镜鼻窦手术后期随访遭遇的几个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科2000年以来依照Messerklinger技术开展内镜鼻窦手术300余例,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我院为地市级医院,服务对象主要为县、乡级患者,术后随访换药意识差,许多患者术后随意就近选择医院换药,而某些医院的医生在接诊术后随访患者时,忽略了这些患者没能按期换药、清洁鼻腔鼻窦的特殊性,信口答题,有些解答完全违背了内镜鼻窦术后转归规律,引起患者误解,增加医患矛盾。现就经常出现的几个相关问题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50.
真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尤其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使真菌感染日益增多,据秦启贤介绍医院感染中真菌性占23%,为第二位(细菌性占67%)[1].近代真菌性鼻窦炎发病亦增多,如我科1980年以前无真菌性鼻窦炎被诊断,1980~1986年诊治鼻腔-鼻窦真菌病13例占同期慢性鼻窦炎手术1.93%(13/673)[2],2000~2002年诊治34例占同期慢性鼻窦炎手术6.92%(34/491);国内文献报道亦然.但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认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表现在早期诊断、疾病分型及治疗,特别是对变应型真菌性鼻窦炎的认识,差距更大,至今国内仅有个别报道[3].现将有关资料学习、综述如下,以求提高认识,促进治疗策略的改进,有利于病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