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8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111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500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482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572篇
  14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北京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应用激光的历史已有 2 0多年 ,我们从 1978年开始使用CO2 激光治疗疾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喉多发性乳头瘤、鼻息肉以及其他良性病变。317例多年过敏性鼻炎接受了激光前筛骨神经切断术 ,方法简单 ,取得了 75 %有效率的良好效果。激光辅助悬雍垂腭成形术  相似文献   
52.
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18~47岁;囊肿最大3cm×4cm,最小1cm×1cm。患者均要求手术切除。2 手术方法 先用1%地卡因液喷咽喉部3次表面麻醉,取  相似文献   
53.
罗恒茂  裴春明 《耳鼻咽喉》2003,10(6):347-348,362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中,全身麻醉控制性降压后动脉压、心率与术野出血的关系。方法48例病人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Ⅱ级,进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人。N组只接受硝普钠进行控制性降压麻醉;C组接受硝普钠和艾司络尔进行控制性降压麻醉。常规麻醉诱导,用1~2%异氟醚和50%N2O维持。两组病人术中平均动脉压保持在60~65mmHg之间,C组病人通过调整艾司络尔用量将心率维持在80~90次/分。根据Fromme术野质量评分表在手术开始后5、15、30、45分钟由同一术者进行术野质量评分。结果C组病人术中心率明显低于N组,同样C组的术野质量评分也明显低于N组。结论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后术野质量与心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鼻内镜手术(ESS)由于创伤小、手术清除病变彻底及术后复发率低而被广泛应用于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但术后的处理及用药等综合治疗仍然是对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影响的很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发生,我们对ESS术后的病人采取常规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相似文献   
55.
蛋白激酶C导致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增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2):83-85,I001
  相似文献   
56.
我科2007年3月~2009年1月对2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建立术后长期随访机制,均能顺利完成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李运其 《当代医学》2008,14(22):92-9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所致嗅觉障碍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嗅觉恢复可能相关因素的作用.方法 采用五味试嗅液检测法对7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窥镜术前及术后第4周、第1 2周、第24周进行嗅觉功能测试,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总体嗅觉水平术后三次检测结果与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三次检测结果问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情分级对鼻内窥镜术后的嗅觉恢复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325.结论 手术后4周内患者嗅觉功能较术前即有明显改善,术后一个月至六个月问嗅觉变化不明显;在病情分级、病程、过敏史、吸烟等九项嗅觉功能相关因素中,只有病情分级对鼻内窥镜术后嗅觉恢复的影响有意义.  相似文献   
58.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文咏  冯彬 《护理研究》2004,18(2):237-237
  相似文献   
59.
我科于1996年对35例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弯曲手术后施以鼻腔不填塞进行观察比较。其中男29例,女6例;年龄12~58岁。鼻中下甲部分切除术20例,鼻中隔弯曲矫正术6例,鼻息肉除术9例。  相似文献   
60.
100例成人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鼻内镜术中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成人慢性鼻窦炎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成人慢性鼻窦炎进行手术,随机分成两组。甲组55例,术中保留鼻窦黏膜及中鼻甲,不扩大鼻窦自然开口;乙组45例,术中不保留鼻窦黏膜,切除部分中鼻甲,扩大鼻窦自然开口,随诊6-12个月,按海口标准进行疗效综合评定。结果甲组治愈率85.5%,乙组治愈率57.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有效率94.5%,乙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保留鼻窦黏膜及中鼻甲,不扩大鼻窦自然开口能提高成人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