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50篇
  免费   5541篇
  国内免费   4778篇
耳鼻咽喉   723篇
儿科学   972篇
妇产科学   280篇
基础医学   6005篇
口腔科学   6359篇
临床医学   13970篇
内科学   3777篇
皮肤病学   263篇
神经病学   2589篇
特种医学   57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20217篇
综合类   28733篇
预防医学   4132篇
眼科学   258篇
药学   9799篇
  182篇
中国医学   8818篇
肿瘤学   2752篇
  2024年   707篇
  2023年   2326篇
  2022年   2038篇
  2021年   2694篇
  2020年   2826篇
  2019年   2805篇
  2018年   1384篇
  2017年   2230篇
  2016年   2814篇
  2015年   3237篇
  2014年   5033篇
  2013年   5507篇
  2012年   6615篇
  2011年   7226篇
  2010年   6217篇
  2009年   6268篇
  2008年   6485篇
  2007年   6023篇
  2006年   5451篇
  2005年   5807篇
  2004年   4949篇
  2003年   4608篇
  2002年   3686篇
  2001年   3384篇
  2000年   2493篇
  1999年   2077篇
  1998年   1826篇
  1997年   1696篇
  1996年   1553篇
  1995年   1201篇
  1994年   1091篇
  1993年   826篇
  1992年   631篇
  1991年   556篇
  1990年   463篇
  1989年   494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david  郭磊 《健康之友》2006,(1):113-114
背靠椅子站立,双手扶住椅背,腹部和大腿收紧。双脚脚跟并拢,提起脚跟,收缩会阴部位,然后放松。  相似文献   
132.
陈三军 《四川医学》2006,27(11):1181-1182
目的探讨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重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治疗与41例小骨窗清除术比较。结果ADL评定疗效。改良翼点组:Ⅰ级17.1%,Ⅱ级24.4%,Ⅲ级29.3%,Ⅳ级17.1%,Ⅴ级2.4%,死亡9.8%,恢复良好(达Ⅲ级以上)70.7%;小骨窗组:Ⅰ级9.8%,Ⅱ级12.2%,Ⅲ级14.6%,Ⅳ级29.3%,Ⅴ级4.9%,死亡29.3%,恢复良好36.6%。P<0.05。结论改良翼点入路与小骨窗清除术相比,具有止血彻底,血肿清除率高,可及时有效的解除脑疝对脑干的压迫,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3.
带血管蒂的腓骨瓣逆行转移治疗距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治疗距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4月~2004年9月收治15例距骨骨折患者,其中6例伴距下或胫距脱位,7例伴内踝或外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带血管蒂的腓骨瓣逆行转移治疗距骨骨折,术后石膏托外固定踝关节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获6个月~2年(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缺血性坏死。踝关节平均背伸20°,跖屈35°,内翻300°,外翻17°。1例患者术后9个月行走仍感疼痛,另1例伴胫距、距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中度畸形,外翻肌力仅达3级,踝关节功能按照Hawkins评定标准:优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带血管蒂的腓骨瓣血运丰富,不需内固定,是治疗距骨颈、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4.
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肱骨骨不连患者25例,均为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其中3例并发骨髓炎,6例合并不同程度肱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为3~6cm。骨不连病程8个月~5年。15例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10例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进行肱骨固定并辅以自体骨植骨。结果术后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6年2个月。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组中移植的腓骨段均与肱骨干形成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个月;交锁髓内针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按Crates和Whittle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腓骨移植组:优9例,良4例,差2例;交锁髓内针组:优5例,良3例,差2例。结论应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辅以自体骨移植对硬化性肱骨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合并骨髓炎、大段骨缺损及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骨不连,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可一期进行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35.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缓慢进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此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及Mc Cune—Albright综合症(简称MAS)3型,常见病损多位于股骨、胫骨、肋骨或颌面骨,躯干病损可波及数根肋骨和椎体及其附件,其中椎体单发极为少见,我科于2006年5月收治腰1椎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一例,已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6.
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一项微创治疗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技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强化椎体和稳定脊柱,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转移性椎体肿瘤等引起的疼痛和椎体不稳。但术中骨水泥的应用对心血管影响较大,容易导致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尤其对老年患者影响更为剧  相似文献   
137.
2001年2月-2004年8月收治下肢长管骨骨折后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导致骨不连者13例,采用原位植骨。内服外用中草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8.
对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窦CT片进行骨性结构测量,结果示前筛内外径0.79±0.06 cm,后筛内外径1.71±0.08 cm,筛板至鼻底部4.01±0.10 cm,筛顶至鼻底5.18±0.11 cm。该数据与经颅骨测得的数据近似,可以作为鼻窦手术的参考数据。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各鼻腔发病率不等,鼻道窦口复合体发病率(91%)最高,认为与其解剖部位狭窄有关,提示临床医生通过阅CT片掌握鼻腔、鼻窦微细解剖结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9.
近年来由于交通及煤矿事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越来越多,股骨下段骨干并髁上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有所增多,属影响了关节面的骨折,对它的治疗必须进行手术处理,但以往难以找到可靠的处理方法,我科于2001年2月到2005年2月共收治了26例,采用了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取髂骨植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0.
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8"字钢丝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在肘内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10月,对17例肘内翻患者经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暴露肱骨远端,于肱骨髁上行顶端朝向内侧的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后屈肘中立位上肢石膏托固定,4周后拆石膏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3.0年,平均2.1年,截骨部位均于术后6~10周获骨性愈合,10~12周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术前水平。术侧提携角由术前平均内翻22.4°恢复至术后平均外翻10.2°,随访末期2例矫正度数有少许丢失,分别为2°及4°。按巴英伟制定的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5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肘内翻具有切口小、操作简单、固定确实、软组织刺激少及术中便于调整截骨角度等优点,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较快恢复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