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27篇
  免费   1626篇
  国内免费   739篇
耳鼻咽喉   64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634篇
口腔科学   207篇
临床医学   3835篇
内科学   2150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8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1363篇
综合类   9371篇
预防医学   191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566篇
  68篇
中国医学   2025篇
肿瘤学   5319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714篇
  2022年   588篇
  2021年   803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799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844篇
  2016年   825篇
  2015年   891篇
  2014年   1561篇
  2013年   1444篇
  2012年   1816篇
  2011年   1935篇
  2010年   1700篇
  2009年   1672篇
  2008年   1442篇
  2007年   1380篇
  2006年   1383篇
  2005年   1404篇
  2004年   1146篇
  2003年   1330篇
  2002年   1222篇
  2001年   1112篇
  2000年   812篇
  1999年   741篇
  1998年   586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391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方法术前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患病前体重20%的食管癌患者56例,按所给营养方法不同分为肠内营养组(n=30)和肠外营养组(n=26),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分别于术后第1、4和8天测定两组患者尿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胃泌素和谷氨酰胺水平. 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体重减轻较少,感染性并发症发生较少(P<0.01,0.05).术后第4天和8天,肠内营养组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血浆内毒素和TNF较肠外营养组低(P<0.01),胃泌素、谷氨酰胺较肠外营养组高(P<0.01). 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可能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食管高度狭窄的晚期食管癌,金属被膜内支架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晚期食管癌,食管狭窄在2mm以下,其中7例呈梗阻状,1例伴食管瘘。共置入26个镍钛合金被膜内支架,2周后行外照射,DT60~70Gy。结果支架全部顺利置入,2周后均能进普食,并能接受根治性放疗,未出现并发症。6个月生存率71%,1年生存率25%,2年以上生存率13.1%。结论放置食管内支架加放疗,疗效确切,操作方便,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3.
94.
随着食管支架的材料、形状的不断改进,为许多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后吻合口狭窄进食困难的患者,解决了患者的进食及营养问题.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5.
227例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了解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主要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系统回顾了我院自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6例,发生率为20.2%。心律失常类型有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患者中年龄≥60岁者118例,发生率为31.3%(37/118例);而<60岁者109例,发生率为8.2%(9/109例)。术后血钾<4.0 mmol/L者61例,发生心律失常的为37.3%(23/61例);而≥4.0 mmol/L者,心律失常发生率13.8%(23/166例)。术前心电图异常68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8.2%(26/68例),心电图正常的发生率为12.6%(20/159例)。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术后心律失常为47.6%(10/21例),而无合并其他疾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17.4%(36/206例)。结论年龄≥60岁,术前血钾<4.0 mmo/L,术前心电图异常及合并其他疾患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高。术前、术后增强心肺功能,减少疼痛刺激,补足血容量及电解质,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应用自动化图象分析仪对131个胃粘膜肠型病灶(单纯性肠化27个;异型增生:轻度30,中度35个,重度20个;肠型胃癌19个)进行定量分析。以单个腺管内细胞核总面积与细胞面积之比(ING)作为反映细胞核大小、数量及覆层排列程度的客观定量指标。结果发现:单纯性肠化(对照组)0.165±0.025,轻度异型增生0.21±0.023,中度异型增生0.259±0.026,重度异型增生0.32±0.028,分化型胃癌0.371±0.052,各组ING值呈正态,各组间的均值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因而,ING可作为胃粘膜癌前病变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口腔癌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有上升趋势。白斑属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其癌变率为7%~15%,非均质性白斑的癌变率高达14%~50%。因此,准确判断口腔癌前病损的预后及阻断口腔癌前病变的发展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措施。目前,中外学者多提倡将癌变过程中的生物学标志物作为替代性终点生物标记(surrogate endpoint biomarker)。这些生物标记的改变多发生在癌变早期,但又和浸润性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生物标记精确性高、个体差异低,可用于判断癌变的预后和转归,使化学预防的疗效观察期限缩短,研究人群数量也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98.
食管癌早期双对比造影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食管双对比造影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本院1989年3月至1996年12月用双对比造影法早期诊断食管癌5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99.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之瘀毒说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属中医“胃痞”范畴。是由多种内外致病因素不断积累,长期作用,以致脾胃虚损,气阴两亏,中焦气滞,升降失调的必然结果。随着脏腑功能的虚损和失调,气阻、食滞、湿热蕴结等所导致的结果是经络瘀滞,血行不畅,脏腑代谢的病理产物留而不去,久积不能排除,蕴积在内,必化为毒。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5年11月期间700例TCT方法筛查宫颈癌的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ASCUS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结果 700例TCT检查的患者中异常者85例,发生率12.14%,其中ASCUS为62例,占8.86%,LSIL 11例,占1.57%,HSIL 10例,占1.43%,SCC 2例,占0.29%,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74.12%,宫颈癌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TCT技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