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64篇
  免费   2056篇
  国内免费   709篇
耳鼻咽喉   640篇
儿科学   179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984篇
口腔科学   420篇
临床医学   6042篇
内科学   2196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1145篇
特种医学   12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452篇
综合类   13047篇
预防医学   2312篇
眼科学   155篇
药学   7426篇
  150篇
中国医学   5659篇
肿瘤学   637篇
  2024年   306篇
  2023年   1236篇
  2022年   1011篇
  2021年   1660篇
  2020年   1700篇
  2019年   1729篇
  2018年   783篇
  2017年   1586篇
  2016年   1640篇
  2015年   1886篇
  2014年   2871篇
  2013年   2605篇
  2012年   3028篇
  2011年   2867篇
  2010年   2305篇
  2009年   2109篇
  2008年   2342篇
  2007年   2097篇
  2006年   1931篇
  2005年   1899篇
  2004年   1638篇
  2003年   1510篇
  2002年   1187篇
  2001年   971篇
  2000年   800篇
  1999年   597篇
  1998年   497篇
  1997年   396篇
  1996年   385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 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Ⅲ 级,年龄65-90岁。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舒芬太尼0.03ug/kg/h,观察1组:舒芬太尼0.03ug/kg/h+右美托咪啶0.03ug/kg/h,观察2组:舒芬太尼0.03ug/kg/h+右美托咪啶0.05ug/kg/h,观察3组:舒芬太尼0.03ug/kg/h+右美托咪啶0.075ug/kg/h。记录各组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48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RASS评分、舒芬太尼累计量;各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例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四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在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48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B组>C组>D组)。两两比较中,与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在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观察3组在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48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RAA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在术后4小时、8小时、24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观察3组在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舒芬太尼累计用量在术后4小时无统计学差异(p>0. 05),术后2小时、8小时、24小时、48小时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5);呼吸抑制发生率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 05),恶心呕吐发生率、口干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可以增强镇痛程度的同时,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随着右美托咪定剂量的增加,镇痛水平更加完善,但围术期心动过缓的风险也有所增加。故综合考虑临床麻醉中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镇痛配方,在舒芬太尼的输注速度为0.03ug/kg/h的前提下,右美托嘧啶的输注速度保持在0.05ug/kg/h时,既可以增加临床镇痛程度,又不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等并发症,可为临床优选推荐配方。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延迟拔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采用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 9%Na Cl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同时达到最佳镇静[-2≤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0]、镇痛[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3)]的时间,最佳镇静、镇痛率,躁动发生率(RASS评分> 0的患者比例),需要丙泊酚、芬太尼辅助达到最佳镇痛、镇静效果的例数及人均量,拔管期间的CPOT评分,拔管时间(进入重症医学科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吸痰拔管前、拔管即刻及拔管后30 min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不良血流动力学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达到最佳镇静、镇痛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最佳镇静、镇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需要丙泊酚和芬太尼的比例低于对照组,需要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人均量及拔管期间CPOT评分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拔管即刻升高,在拔罐后30 min降低;脉搏血氧饱和度在拔管即刻降低,在拔罐后30 min升高(P <0. 05)。观察组有2例发生心动过缓,2例出现低血压;对照组2例发生心动过缓,1例出现低血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联合使用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在达到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可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意识进行评估,且不影响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缩短拔管时间,有利于患者安全、舒适、平稳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93.
《陕西医学杂志》2019,(5):557-56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帕瑞昔布对肝肺综合征动物模型胆总管结扎(CBDL)大鼠术后血管新生相关因子:VEGF、SDF-1、CX3C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 g左右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Sham手术组(S组)、CBDL手术组(C组)、CBDL+右美托咪啶组(D组)、CBDL+右美托咪啶复合帕瑞昔布组(DP组)。CBDL术后,D组每日尾静脉注射10μg/kg右美托咪啶;DP组每日静脉注射10μg/kg右美托咪啶+10 mg/kg帕瑞昔布;C组及S组每日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7、14、21 d采用ELISA检测血浆及匀浆肺组织上清液中VEGF、SDF-1、CX3CL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C组血浆和肺组织SDF-1以及CX3CL1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均明显升高,而VEGF仅在术后21 d高于S组。C组和D组相比,血浆和肺组织中各时间点VEGF和CX3CL1的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SDF-1的表达仅在术后7 d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DP组与C组相比,术后各时间点血浆及肺组织VEGF、SDF-1和CX3CL1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21 d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DP组动脉血氧分压(PO_2)明显升高,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PO_2)明显下降(P<0.05),而D组与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结果同样显示DP组可明显减轻CBDL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肺内新生血管数量,而C组无明显作用。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帕瑞昔布能明显降低CBDL大鼠术后血浆及肺组织中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表达,并一定程度改善CBDL大鼠的动脉血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57例RA继发寰枢椎脱位的患者,男14例,女43例;年龄46~79岁(61.8±12.4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5~36.8年(17.5±3.7年),诊断RA后出现上颈椎相关症状时间为1.5~19.4年(8.9±2.4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颈部姿势异常和活动受限。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3例,C级12例,D级20例,E级22例;JOA评分4~14分(8.7±1.8分),VAS 4~10分(7.4±1.5分)。寰椎前向脱位44例,其中寰齿前间距(anterior atlantodental interval,AADI)>10mm者8例;寰椎后向脱位9例;寰椎前后向脱位4例。6例合并下颈椎不稳,10例合并枕颈部其他畸形。13例枕寰关节先天性融合及骨性融合无枕寰关节活动度者采用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A组);44例有枕寰关节活动度的患者采用寰枢椎融合固定融合术治疗,其中16例寰枢椎脱位牵引不能复位的患者先行前路经下颌下寰枢椎关节松解术再一期后路行寰枢椎融合术治疗(B组),28例寰枢椎脱位牵引能复位的患者直接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组)。定期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观察寰枢椎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100~130min(118.2±13.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190.5±42.8ml);B组手术时间180~240min(221.4±20.3min),术中出血量100~260ml(157.3±36.1ml);C组手术时间100~130min(109.4±12.1min),术中出血量100~200ml(124.1±32.7ml)。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复查颈椎CT及MRI显示寰枢椎序列重建满意,齿状突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无压迫,术后AADI为2~3mm(2.4±0.4m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84个月(34.4±10.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2例ASIA分级B级患者恢复至C级,C级患者6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9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其余患者无变化;JOA评分改善至10~17分(14.6±3.5分),VAS评分降至1~5分(3.6±1.4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例患者植骨块发生自发性部分吸收,随访1年半时植骨块吸收停止并部分融合,未再次行植骨术;其余患者植骨均融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和寰枢椎再脱位、失稳现象。结论:RA累及上颈椎时会造成寰枢椎脱位导致脊髓受压,依据枕寰关节活动度情况采用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通过调控长链非编码RNA HOXA11-AS(LncRNA HOXA11-AS)/微小RNA-515-5p(miR-515-5p)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25、50、100、200 ng/ml)的Dex处理膀胱癌T24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Dex对T24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Dex对HOXA11-AS、miR-515-5p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脂质体方法分别将si-HOXA11-AS及阴性对照(si-NC)、miR-515-5p模拟物(mimics)及阴性对照(miR-NC)转染至T24细胞,通过MT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能力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定HOXA11-AS与miR-515-5p的靶向关系。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caspase)-3表达量。结果Dex可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及C-caspase-3、miR-515-5p的表达水平(P<0.05),明显降低HOXA11-AS的表达水平(P<0.05);抑制HOXA11-AS表达与miR-515-5p过表达后,细胞存活率及CyclinD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及C-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明HOXA11-AS可靶向结合miR-515-5p;HOXA11-AS过表达可逆转Dex对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miR-515-5p过表达可逆转HOXA11-AS过表达对Dex处理的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论Dex通过下调HOXA11-AS及上调miR-515-5p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3项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该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33例患者纳入研究,术中为患者进行运动诱发电位(M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脑电图(EEG)监测.比较不同监测模式的严重报警和次要报警发生率.比较不同监测模式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结果 3项联合监测时严重报警和次要报警发生率均高于单项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联合监测的特异度为100.0%,诊断符合率为90.0%,灵敏度为90.0%,高于各单项监测(P<0.05).结论 3项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有效提升诊断符合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998.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与科学的不断发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药物种类逐渐增多,治疗方式也变得多样。本文对噻托溴铵联合缓释茶碱治疗中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采用回顾分析法,搜集相关文献资料,透过临床调查、科学研究成果,仔细观察噻托溴铵、缓释茶碱两种药物在治疗期的疗效价值。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调查,意在找出破坏该治疗诱发不良事件的问题,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220名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平衡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连续治疗二十天以后,观察组的患者有92名得到治愈,治愈率为83.64%;有16名患者有明显好转,有效率为14.54%;4名患者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6.36%,对照组的患者有72名得到治愈,治愈率为66.67%;有21名患者有明显好转,有效率为16.67%;17名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崔菊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13-1914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C SC I)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16例颈髓损伤患者高热、呼吸功能障碍、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实施计划护理。结果 16例颈髓损伤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15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加强基础护理,对于预防C SC I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