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9篇
  免费   1005篇
  国内免费   720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50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3738篇
内科学   4197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神经病学   1696篇
特种医学   12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16篇
综合类   6431篇
预防医学   1144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2514篇
  61篇
中国医学   1453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639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653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670篇
  2016年   766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1532篇
  2013年   1416篇
  2012年   1745篇
  2011年   1809篇
  2010年   1572篇
  2009年   1533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199篇
  2005年   1046篇
  2004年   787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数字减影主动脉弓造影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100700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姚依群徐幼月顾雪梅李京雨崔吉君关键词主动脉弓;造影术;脑梗塞和血栓形成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43.4近年来研究证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其硬化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与预后有...  相似文献   
102.
心脉图诊断心肌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行研制的WD-1型心脉仪,检测心尖搏动、颈动脉搏动和桡动脉搏劝三种心脉图以诊断心肌炎。认为心肌炎患者因患者因心肌受损而引起心脘压力改变,而上述三种心脉图则较敏感地反映出了这种变化。经对临床确诊的心肌炎患者和未确诊者进行心脉图检测。  相似文献   
103.
颈动脉鞘感染是咽旁隙感染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感染由此继续发展可出现颈动脉壁的糜烂.向咽部穿破而发生致死性大出血,未穿破前常先有血管外血液聚积而形成假性动脉瘤临床较为少见。我们收治因旁隙感染并发假性动脉瘤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析探讨其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ATL-5000和惠普尖端影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7.5 MHz,共检查患190例,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检出率为47%,其中大于60岁的检出率为72%,小于60岁的检出经为32%;患有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的检出率分别为74%,68%,66%,50%和54%。结论 在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高龄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血压等疾病则与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冲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方法彩超检测65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同时早、晚餐后各口服降脂颗粒冲剂2包(含生药40g),连服6个月。结果经降脂颗粒冲剂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检出率下降15.79%(57vs48),服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降脂颗粒冲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且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6.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目的 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并检查 4 0例同期住院的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与颈总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0 1) ,老年组IMT显著高于 <6 0岁组(P <0 0 0 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为 6 4 9% ,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入口和起始处 (84 8% ) ,以低回声斑块为主 (6 1 4 % ) ,其次为强回声斑块 (2 6 3% )。 1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19 1% ,以中、重度狭窄为主 (80 % ) ,狭窄部位以颈总动脉为主 (4 3 3% ) ,其次为颈内动脉 (4 0 %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ICA/CCA比值较对照组高 (P <0 0 5 )。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能确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稳定性 ,能确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 ,并提供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7.
Creutzfeldt Jakob病 (CJD)是一种表现为进行性智能减退 ,伴有小脑、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受损的疾病 ,病变范围广泛 ,是一种罕见病。现报告 1例如下。1 病例 女 ,74岁 ,大学教授。因动作迟缓、行为异常、计算及记忆力减退半月余于 2 0 0 0年 3月 5日入院。病程中伴有视物变形、幻视及行走不稳等症状。既往病史无特殊。查体 :神志清楚、欠合作 ,表情淡漠 ,自发言语减少 ,时间、地点定向力差 ,计算力差 (10 0 - 7=97) ,远近记忆力减退 ,理解判断力差 ,四肢肌张力增高 ,以左上肢明显 ,右上肢有阵发性不自主运动 ,双下肢肌力Ⅳ + 级 ,四肢腱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与颈动脉超声各项指标之间的联系,寻求脑血管硬化的预测因子.材料和方法: 对44例经SPECT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作超声各项指标与平均脑血流的相关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平均脑血流与患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末流速以及颈动脉CAS斑块积分成正相关,而与颈总动脉的阻力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颈动脉血流速度以及颈动脉斑块CAS积分可有效的估计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情况以及缺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治方法。方法 9例单纯颈内动脉供血,其中6例采取球囊瘘内闭塞术,3例采用瘘口一同闭塞的颈内动脉闭塞术。11例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行瘘的供血动脉及瘘口栓塞。栓塞后7例仍有供血者3例经压颈1个月瘘口消失,2例疗效不满意,患者未再来治疗,2例采取经岩下窦途径和经眼静脉途径。1例单纯由颈内动脉脑膜支供血的行γ刀治疗。结果 13例栓塞后造影瘘口完全闭塞,7例栓塞后造影瘘口有显影,术后采取压迫患侧颈总动脉1个月,半年后3例造影瘘口消失,2例疗效不满意,失去随访,2例经眼静脉、岩下窦栓塞海绵窦取得成功。γ刀治疗1例,症状消失。19例随访6个月未见瘘口再通。结论 介入栓塞是治疗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1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12例CCF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主要应用球囊导管,对较为复杂的病例还使用了游离弹簧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等栓塞材料,6例患者采用了静脉入路。结果 本组105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载瘤动脉通畅,7例闭塞载瘤动脉,10例复发(8.9%)。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CCF的首选方法,应力争解剖治愈。对复杂的CCF可联合应用球囊、游离弹簧圈及GDC等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