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及其与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面孔识别任务(SFRT)、失言识别测试(FP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57例门诊和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5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进行测试;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自我面孔识别能力与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SFRT:患者组平均反应时[(2122±1124) ms]长于对照组[(1180±322) ms,P<0.01],正确率[(80±16)%]低于对照组[(88±6)%,P<0.01].(2) FPT:患者组总分[(42.20±14.52)分]、失言故事分[(29.98±15.64)分]和控制故事分[(12.22±5.62)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7.58±8.12)、(52.16±7.14)、(15.36±4.12)分,P<0.05或P<0.01].(3) WCST:除完成分类数和非持续性正确数外,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其他各项WCST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SFRT正确率与FPT失言故事分间呈正相关(r=0.328,P<0.05),与WCST总应答数(r=-0.282,P <0.05)、错误应答数(r=-0.278,P<0.05)、持续应答数(r=-0.397,P<0.01)和非持续性错误数(r=-0.395,P<0.01)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我面孔识别能力、失言识别能力和执行功能的损害,患者自我面孔识别缺陷与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障碍可能具有某种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中国人Morph情绪面孔识别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方法:57名大学生完成中国人Morph情绪面孔识别测验和Calder情绪面孔识别测验,对其中的39名大学生进行了重测.结果:中国人Morph情绪面孔识别测验内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728,重测信度分别为总分0.715,喜0.609,惊0.815,恐0.777,悲0.742,厌0.552,怒0.782;该测验正确识别率结果与Calder情绪面孔识别测验的测试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结论:该测验在中国大学生中具有可接受的的信度、效度.  相似文献   
23.
婴儿在出生时,生理上便已经做好看世界的准备。他们可以看到较大条纹,偏爱像面孔那样顶部比重大的事物;他们也可以区分人脸,并很快学会辨认母亲。这些技能会不断完善,直到视觉发展达到成年水平。文章从视敏度、面孔知觉和面孔识别这3种视觉能力的发展,以及视觉剥夺对视觉发展的影响来阐述婴幼儿的视觉发展。  相似文献   
24.
目的:应用脑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于人的面孔识别机制进行研究,为评价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对30名正常志愿者进行面孔识别ERP实验,使用E-Prime软件进行面孔和房子等刺激目标的程序编辑,采用64导Neuroscan脑电信号采集系统进行脑电信号采集,并用Curry 7软件进行离线数据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统计学分析。结果:P100波幅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9.529,P0.01),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7.365,P0.01)。P100的潜伏期性别主效应显著(F=6.967,P0.01),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13.270,P0.01)。N170潜伏期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48.356,P0.01),波幅和潜伏期的刺激类型主效应也均显著(F=36.782,38.309;P0.01),其中面孔刺激的波幅和潜伏期均大于房子(-8.847±4.453、-6.787±4.730μv,162.356±13.834、148.352±16.917ms;F=74.243,75.140;P0.01),倒立面孔波幅和潜伏期均大于正立面孔(P=0.010,0.020),但倒立房子的波幅和潜伏期与正立房子均无显著差异(P0.05)。VPP波幅的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58.104,P0.01),电极部位主效应显著(F=9.136,P0.01)。N300波幅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10.936,P0.01),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F=4.595,P0.01),电极部位主效应也显著(F=6.396,P0.01)。结论:给予面孔视觉刺激后,首先同时在两侧大脑枕叶产生同等强度,没有面孔翻转效应的P100电位;随后同时在两侧大脑颞枕部产生具有明显右侧大脑优势和面孔翻转效应的特异性N170;最后,在额中央区产生晚期对于面孔进行分析加工的N300成分。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应用自我面孔识别( self face recognition,SFR)这种认知实验心理学范式探讨阳性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异常。方法应用自我面孔识别研究范式,对21例阳性症状、21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例正常被试进行行为学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正常被试对自我图片的识别速度快于对陌生人图片的识别速度(P〈0.05);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陌生人图片的识别速度快于对自我图片的识别(P〈0.05);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不同图片的反应速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被试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存在着异常,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异常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究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面孔表情识别功能损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纳 入2015 年3 月至2016 年12 月河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招募的53 例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双相 障碍组),以及河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工作人员及陪同或探望患者而与患者无血缘关系的人员 (健康对照组)64 名,全部被试采用面孔表情识别任务进行评估,比较6 种面孔表情(高兴、悲伤、愤怒、恐 惧、厌恶和惊讶)识别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间,并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面孔表情识别功能与临 床特征(总病程、受教育年限、总发作次数)、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 项, HAMD) 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相关性。结果 双相障碍组所有面孔识别准确率均低于健康对 照组[高兴:(0.881±0.145)比(0.959±0.848);悲伤:(0.516±0.197)比(0.609±0.166);愤怒:(0.497±0.190) 比(0.589±0.179);恐惧:(0.249±0.140)比(0.309±0.133);厌恶:(0.340±0.164)比(0.433±0.160);惊讶: (0.588±0.214)比(0.687±0.160);均P<0.05];所有面孔反应时间均长于健康对照组[高兴:(1 819±463) 比(1 526±412)ms;悲伤:(2 635±591)比( 2326±461)ms;愤怒:(2 628±585)比(2 371±442)ms;恐 惧:(2 723±558)比(2 388±483)ms;厌恶:(2 666±618)比(2 424±470)ms;惊讶:(2 557±597)比 (2 196±543)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愤怒面孔识别的准确率与 总发作次数呈负相关(r=-0.294,P=0.033);惊讶面孔识别准确率与总病程呈正相关(r=0.281,P=0.042), 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0.284,P=0.039);惊讶面孔反应时间与总病程呈正相关(r=0.308,P=0.025),与 受教育年限呈负相关(r=-0.273,P=0.048)。悲伤、高兴、恐惧面孔识别的准确率与临床特征及HAMD、 YMRS、PSQI 评分无相关性(均P> 0.05);悲伤、愤怒、高兴、恐惧面孔识别的反应时间与临床特征及 HAMD、YMRS、PSQI 评分无相关性(均P> 0.05)。结论 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面孔表情识别功能下降, 部分面孔表情识别的准确率与反应时间与总病程、受教育年限、总发作次数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EPP:一个与表情特征加工相关的ERPs晚期正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与表情特征加工相关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成分。方法 被试者为12名(7男5女)右利手健康大学生。刺激包括3种卡通面孔(中性、微笑、愤怒)和3种非面孔。要求被试者进行面孔识别(face recognition,FR)和面孔表情分类(facial expression classification,FEC)2种作业。记录32导脑电。结果 1)与FR任务相比,FEC任务产生明显的P580成分;2)FEC的ERP与FR的ERP的差异波形,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中央一顶区分布的正差异(450~850ms),命名为表性加工正成分(expression processing positivity,EPP);3)EPP的峰值潜伏期表现出明显的表情特征主效应,以愤怒面孔EPP的潜伏期最短,微笑面孔EPP的潜伏期最长。结论 EPP可能反映了表情特征的晚期加工。  相似文献   
29.
面孔内外特征对东西方面孔识别影响的ERP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有无外部特征的东西方面孔在认知识别上的脑机制。方法 16名被试者辨别东西方人面孔性别,记录其脑电。结果 无论东西方面孔,无外部特征比有外部特征的面孔的P170波幅均增大,而N240波幅明显减小;西方面孔无外部特征与有外部特征的面孔产生的P170和N240之间的差异较东方面孔的小。上述变化在头皮前部更为显著。结论 在识别东西方面孔的过程中,均需要更多的资源分配于无外部特征面孔;有外部特征的面孔在加工机制上明显不同于没有外部特征的面孔,这一点还表现为被试者正确率的增加和反应时的加快;另外,西方面孔产生的差异波较东方面孔的小为弄族面孔在识别上容易混淆提供了电生理证据,而且也为弄族效应理论中的种族特征没有包含在面孔外部特征上提供了电生理证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应用自我面孔识别这种认知实验心理学范式,探讨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自我异常。方法对16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以及16例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上相匹配的正常被试进行头像采集,并使用Photoshop、Morph工具处理并合成面孔,使用Presentation心理学软件请被试进行面孔识别并记录反应时;使用Metlab及SPSS工具分析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在识别自我图片的反应速度上较健康被试反应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识别陌生人图片的反应速度上,抑郁症患者和健康被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名人图片的反应速度上,抑郁症患者的右手对名人图片的反应速度较正常被试慢(P<0.05),而左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自我面孔识别在反应速度上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