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62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探讨阿普唑仑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及因子分对氟西汀合并阿普唑仑治疗抑郁症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并阿普唑仑在早期,即第一周即显效,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抗抑郁药物合并苯二氮类能使抗抑郁作用的疗效提前。  相似文献   
52.
甘剑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04-10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关注其对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本院诊治的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应用帕罗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治疗对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治疗2、4、8周后对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明显,对焦虑和抑郁改善的效果理想,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53.
伊如如  谢咏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49-2449
目的:观察功能性胃肠病(FGID)患者在使用抑酸剂的基础上同时加服双向调节胃肠动力+小剂量阿普唑仑片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92例FGI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用奥美拉唑、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及小剂量阿普唑仑片治疗.对照组92例用奥美拉唑、吗叮啉片治疗,分别观察他们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抑酸剂的基础上同时加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小剂量阿普唑仑片治疗FGID,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4.
黄佑芳 《贵州医药》2009,33(7):643-644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精神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EH)的病因、病程及预后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但EH合并精神因素患者在临床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医师常常仅关注EH患者的器质性病变而忽视了精神因素的存在。本研究拟通过观察阿普唑仑片对EH合并精神症状患者降压药物疗效影响,为临床治疗EH合并精神因素患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5.
李嫄  于晓菲  段旭 《医药导报》2009,28(4):445-44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尿中阿普唑仑、硝西泮浓度. 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4.6 mm×150 mm, 5 μm ),以甲醇 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 结果 硝西泮、阿普唑仑和内标物(地西泮)的出峰时间分别为4.0,5.1和8.6 min,分离效果较好; 硝西泮、阿普唑仑质控3种浓度(4.0,8.0,16.0 μg•mL-1)日内和日间的RSD,血浆样品均<6.89%,尿样均<5.80%,血浆阿普唑仑和硝西泮回收率分别为94.33%~96.09%和95.12%~97.89%,尿液阿普唑仑和硝西泮回收率分别为87.59%~91.24%和88.92%~93.65%,血浆及尿样样品线性范围为2.0~32.0 μg•mL-1. 结论 该条件可对血浆和尿中阿普唑仑、硝西泮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枣仁安神颗粒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老年失眠症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期间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医共体横溪分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失眠症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枣仁安神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44.05±2.78)分和(52.38±2.62)分,SD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44.07±1.59)分和(47.26±1.64)分。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PSQI量表各项评分及其总分显著降低(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仁安神颗粒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老年失眠合并焦虑抑郁,改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较单用阿普唑仑效果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7.
李卫公  阳燕  温秀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590-2592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失眠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氮平组和阿普唑仑组,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在治疗第四周时PSQI总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ling scale,HAMD)、临床显效率分别为(5.2±1.8)分、(11.5±5.4)分、(5.1±2.3)分、91.7%,明显优于阿普唑仑组(6.8±2.5)分、(17.5±7.8)分、(9.9±5.8)分、68.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奥氮平不仅能显著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状况,而且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日常功能的缺失.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精神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相关性.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普唑仑的疗效与常规治疗对比分析.结果:阿普唑仑加多潘力酮治疗FD,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神因素与FD的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加用阿普唑仑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9.
孟丽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5):551-551,602
目的:比较坦度螺酮与阿普唑仑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Vig9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坦度螺酮组45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8岁。给予坦度螺酮一次10mg,1日3次。阿普唑仑组45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3岁,给予阿普唑仑0.8mg,1日3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坦度螺酮组有效率为82%,阿普唑仑组有效率为71%。结论: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停药后,两组在药物戒断症状和停药反跳症状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0.
苯二氮卓类药物所致戒断综合征国内屡有报告,笔者在临床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所见32例,有患者的主观因素也有医源性因素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