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4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59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3263篇
预防医学   1697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846篇
  21篇
中国医学   4298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744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740篇
  2011年   850篇
  2010年   816篇
  2009年   767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584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41.
膏肓(二竖)     
晋景公得了重病,向秦国请求医生治疗.秦桓公派医缓前往诊治.医缓还没有到达晋国的时候,晋景公就梦见自己所生的病变做两个小孩子,一个说:"医缓是一位良医,恐怕他来到要伤害我们,在哪里躲避他好呢?"其中一个又说道:"我们躲在膈膜的上面,心的下面,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医缓到了晋国,看了景公的病,便说:"这病不能治了.  相似文献   
42.
俞宜年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306-1306
1清代假麻黄案 1985年仲秋,笔者与先父(俞长荣先生)在庭院赏月,时皓月当空,金风送爽,笔者央求先生讲说杏林趣闻以助雅兴,先生微笑俯允,思索少顷,遂娓娓道来:清代福州西门外某老妇患病,请医辨治,为伤寒太阳证,处方麻黄汤,用麻黄三钱(约10g).某药店恰巧麻黄售罄,老板为顾全招牌,不敢说缺药,而把岩草(俗称席草,与麻黄形似)冒充麻黄.服药后无汗,次日又请原医看,症状如故,认为病重药轻,仍用原方,加重麻黄为四钱,但仍无汗出.第3天再加重麻黄至五钱,此时真货已到,照方配给,服后大汗不止,虚脱死亡.家属告人知县王绍兰处,罪及医生.  相似文献   
43.
傣医学的指导思想——"天人合一"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人合一"观是傣医学的指导思想。其形成源于傣民族独特的农耕文化。它影响着傣医对人体生命的认识、对健康的理解、对疾病机理的认识,指导着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4.
45.
46.
《武威汉代医简》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考证甘肃武威地区出土的东汉时期较为完整的92枚“医简”,通过其所载的病、证、方、药及药用的范围和具体用法等内容,与《内经》相对照分析,发现东汉医家依据病所、病因、病机、表里、寒热、虚实以及排泄物的形状等辨证施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条理性,因此认为“医简”实际上反映了东汉初期的医学水平,在辨证论治方面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正> 李兴培教授在30余年临床生涯中,创制了不少经效方剂,兹整辑举一二,以飨读者。藿佩陈平汤案叶某,男,30岁,工人。诉脘腹胀痛,胸闷暖气,不思饮食1月,经治未效而来诊。刻下:舌多黑苔有津液,脉细濡沉伏。证属阴寒湿浊之邪郁遏中焦。治以芳香  相似文献   
48.
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晚年所著《医医病书》,或话某病证辨证要领;或论某病证治法独见;或发明某病证病机真诠。论为医,力摒世俗之陋见;论医术,具古今之妙识;论病证,摅一己之心法。若能领会而贯通之,临床自能左宜右有,应用不穷。  相似文献   
49.
民族医对六月雪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民族医对民族药六月雪在民间应用的部分总结,说明六月雪是一个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物。  相似文献   
50.
施今墨 6 4岁那年 ,突患胸膜炎 ,西医每天抽去胸水几百毫升 ,仍无起色 ,病势日沉 ,家人已在准备后事。处于“弥留”之际的施今墨突然想到某本医书中有甜瓜子、西瓜子可去此病之记载 ,便嘱家人买来瓜子 ,捣碎煎汤 ,渴了就喝 ,并用该汤煎药 ,过了几天 ,病竟霍然而去。施今墨一生都保持着两个习惯 :剪报 ,随身带红皮小本。在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关医学的消息 ,就剪下来 ,装在一个纸口袋 ,需要时可以翻检。红皮小本随身携带 ,听到民间流传的偏方 ,就随手记上。这次 ,偏方可谓救他一命。历代名医大多重视民间验方 ,“藕皮止血起自疱人 ,牵牛逐水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