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249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自2002年以来,我们用吡啶斯的明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76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Gong Y  Du CJ  Ding LL  Song B  Jin X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2):829-832
目的利用自建的膀胱出口梗阻(BOO)细胞水平的模型,探讨转录因子E2F“诱骗”(decoy)策略抑制逼尿肌细胞(DSMC)的表型转化作用。方法对培养的DSMC施加周期性张力负荷以建立细胞水平的BOO模型;以Lipofectamine2000介导E2F—decoy脱氧寡核苷酸(ODN)转染DSMC,设立E2F-decoy ODN转染组(Decoy组),错配E2F-decoy ODN转染组(Mis—decoy组)及空白对照组(非转染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PCNA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2表达。结果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E2F-decoy ODN后24h可获得表达;Decoy组增殖活性显著低于非转染组和Mis-decoy组(均P〈0.01);Decoy组PCNA mRNA表达显著低于非转染组(P〈0.01);Decoy组PCNA和cdk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非转染组(126±14vs180±10;155±6vs210±22,均P〈0.01);而Mis—decoy组与非转染组之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2F-decoy ODN能够转染DSMC并获得表达;转录因子E2F“诱骗”策略有效抑制了BOO后DSMC的表型转化,显示了从逼尿肌结构的角度改善梗阻后膀胱功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伴收缩功能受损(DHIC)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对6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DHIC组和非DHIC组尿动力学的相关资料。结果DHIC组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大于非DHIC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明显小于非DHIC组(均P<0.01)。结论DHIC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障碍,尿动力学检查能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越婢汤对逼尿肌不稳定大鼠膀胱ICCs细胞及HCN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膀胱出口梗阻手术组和假手术组,6周后行尿动力检查筛选出手术组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大鼠和假手术组膀胱逼尿肌稳定大鼠进行研究。将手术组随机分为越婢汤高、中、低剂量组、缩泉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加上假手术组共6组,每组10~13只大鼠。给药14天后观察各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测试膀胱ICCS细胞含量及HCN蛋白含量,并做出数据处理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膀胱ICCS细胞含量与HCN蛋白含量明显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越婢汤干预后大鼠膀胱ICCS细胞含量及HCN蛋白含量减少,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越婢汤可以通过调节膀胱兴奋性表达来改善膀胱逼尿肌不稳定。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病理分期低估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8例初次TURBt术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男93例,女25例.年龄(63.0±8.6)岁.肿瘤位于侧壁71例,顶前壁23例,三角区和后壁24例;单发75例,多发43例;肿瘤直径0.5 ~4.0 cm,平均2.0 cm,其中≥3.0 cm者39例;高、低年资医师分别手术53和65例.采用2004 WHO/ISUP分级法和2002 UICC TNM分期系统,将初次TU RBt术后病理与二次电切(60例)或手术切除术后(58例)病理结果比较,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分期低估原因.结果 118例初次TURBt病理分级分期为高分级Ta13例,高分级T161例,低分级T144例;二次电切、膀胱部分切除及根治术后病理:Ta8例,T174例,T2 36例,共低估39例(33.1%,P<0.01),其中二次电切组被低估17例,手术切除组被低估22例.初次TURBt时组织形态人为改变63例(53.4%),组织标本中肌层缺失56例(47.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直径≥3.0 cm、位于顶前壁/侧壁是标本中肌层缺失的危险因素,前者OR:3.766,95% CI 1.263~11.225(P=0.017),后者OR:5.951,95% CI 2.186~16.203(P <0.001);而高年资医师是标本中肌层呈现的保护因素,OR:0.274,95%CI0.127~0.593(P=0.001).结论 初次TURBt术病理分期低估主要与电切后标本组织形态改态和肿瘤基底肌层缺失有关,通过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行TURBt术和二次电切可减少初次TU RBt术存在的病理分期低估现象.  相似文献   
96.
背景:注射A型肉毒毒素(BoNT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1级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但是,重复注射BoNTA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动(IDO)的临床数据非常有限。目的:评估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逼尿肌过度活动(IDO)的中期效果和中止率。实验设计、地点及对象:单中心前100例患者的前瞻性资料。干预:门诊患者膀胱注射BoNTA(大多注射200UA型肉毒毒素,爱力根有限公司-马罗-白金汉郡-英国)。评估:记录OAB症状、生活质量、中止率、注射间隔及副作用。资料比较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或卡方检验。结果和局限性:100例患者共接受了207次注  相似文献   
97.
<正>尿失禁是由于各种原因使逼尿肌异常收缩或膀胱过度充盈,导致膀胱内压升高超过正常尿道括约肌张力,或尿道括约肌张力因各种原因麻痹或松弛,导致尿道阻力降低到一定程度,从而出现患者排尿自主能力丧失,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点滴流出的现象。尿失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及性别,女性及老  相似文献   
98.
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前列腺增生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为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效果的影响,对336例BPH例BPH患者于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对82例术后疗效不满意患者行尿流动力学加膀胱镜检查。结果术前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者326例(97%),其中痉挛109例(32.4%)、低顺应性73例(21.7%)、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失调(DSD)43例(12.8%)、功能亢进51例(15.2%)、收缩乏力50例(14.9%)。术后共82例疗效不满意(24.4%),其中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乱为主要因素者39例(47.6%);25例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合并神经损害及高龄、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者疗效较差。认为膀胱逼尿肌功能可预测BPH手术效果,并指导术前、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能β受体膀胱逼尿肌反应性的年龄相关性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功能试验来检测10位老年患者逼尿肌细胞对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β受体激动剂)、BRL37344(选择性β3受体激动剂)、forskolin(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和DBcAMP(二丁基环腺苷酸)的反应性.同样用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β受体配基[3H]-双氢心得舒来进行放射性配基结合测定.并以青年人的膀胱逼尿肌标本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和老年组之间KCl诱导的逼尿肌收缩程度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组对异丙肾上腺素、BRL37344和forskolin的反应性分别下降了15.0%、17.6%和12.6%(P<0.001),异丙肾上腺素和BRL37344的pD2(-IgEC50)值也显著降低;两组间对DBcAMP的反应性并无差别;随年龄增加逼尿肌细胞的肾上腺素能β受体的最大结合部位显著下降,但平衡解离常数却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人膀胱平滑肌存在对肾上腺素能β受体的反应性下降,这可能是造成老年人膀胱顺应性减退的原因.受体密度的降低和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下降导致的cAMP合成减少可能是造成肾上腺素能β受体反应性下降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利用尿动力学检测仪检测合并急性尿潴留(AUR)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逼尿肌功能及膀胱出口情况,评价手术可行性及预测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98例经B超证实的合并急性尿潴留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术前、术后行尿动力学检测.结果 98例患者全部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53例患者发生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DI),10例患者逼尿肌无力,6例患者膀胱顺应性增高,88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3个月再行尿动力学检查,进行术前术后尿动力检测结果以及患者主观感觉对比,DI幅度与逼尿肌收缩力呈正相关性.结论 存在DI和BOO的BPH患者术后疗效最显著,术前DI幅度越大,逼尿肌收缩力越强,术后疗效就越满意,而膀胱顺应性增高及逼尿肌无力患者术后疗效较差.因此尿动力学检测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方式选择及对术后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