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580篇
  免费   4271篇
  国内免费   1823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286篇
妇产科学   345篇
基础医学   2276篇
口腔科学   440篇
临床医学   19850篇
内科学   6442篇
皮肤病学   231篇
神经病学   1439篇
特种医学   80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4132篇
综合类   32285篇
预防医学   12178篇
眼科学   1160篇
药学   11880篇
  354篇
中国医学   4756篇
肿瘤学   1296篇
  2024年   751篇
  2023年   3066篇
  2022年   2546篇
  2021年   3028篇
  2020年   3216篇
  2019年   2701篇
  2018年   1271篇
  2017年   2320篇
  2016年   2492篇
  2015年   2909篇
  2014年   5402篇
  2013年   5199篇
  2012年   6546篇
  2011年   6585篇
  2010年   5793篇
  2009年   5792篇
  2008年   7801篇
  2007年   6233篇
  2006年   5202篇
  2005年   5606篇
  2004年   4246篇
  2003年   3691篇
  2002年   2696篇
  2001年   2235篇
  2000年   1700篇
  1999年   1461篇
  1998年   1171篇
  1997年   1154篇
  1996年   868篇
  1995年   834篇
  1994年   639篇
  1993年   577篇
  1992年   459篇
  1991年   381篇
  1990年   334篇
  1989年   385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在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或先天性缺陷基础上发生的内腔局限性的异常扩大,进而导致动脉壁的瘤状突出[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引发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进行诊断颅内动脉瘤。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不仅可以动态展示血管的充盈情况,还可以对血液循环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开展血管内的治疗性操作[2]。  相似文献   
92.
93.
从医院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分析了数据驱动医院科学决策的动因,研究提出并阐述了医院科学决策内涵,以及数据如何具体驱动医院科学决策的机理、形成与执行。以新华医院为例,具体实证数据如何驱动医院科学决策,并从可执行可落地操作的角度提出了医院如何实现数据驱动科学决策的具体建议和思路,为我国广大医院面对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实现管理决策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
95.
96.
目的构建ICU系统风险管理模式,明确医院感染防控重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通过构建ICU系统风险管理模式,筛选出极高风险ICU,针对极高风险ICU二次评估,筛选高风险环节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千日发现率等指标。结果神经内科ICU风险最高,对其进行二次评估,筛选出高风险环节针对性进行干预,风险评估项目实施后,干预前、后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及高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由23.26%(20/86)降低到9.82%(11/112)(P<0.05),医院感染MDRO发生率由5.29‰(6/1 135)降低到0.94‰(1/1 069)(P<0.05),人均住院天数由13.20(1 135/86)天降低到9.54(1 069/112)天。结论构建ICU系统风险管理模式,评估出高风险部门及高风险环节,针对性进行干预,有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患安全。  相似文献   
9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contrast enhancement pattern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soft tissue tumours.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格林(PRECEDE)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知信行(KAP)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通许县中医院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PRECEDE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以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康复锻炼KAP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知识、态度和信念、行为、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5.24%(40/42)]高于对照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RECEDE模式联合微信平台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康复锻炼KAP水平、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LAN)患者预后关键,但临床检查及诊断方法较多,当前尚未明确各方法在LAN中诊断价值。本研究探讨LAN患者实施三维CT血管造影术(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15-10-01-2018-10-01收治的80例L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检验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3D-DSA检查,对照组实施3D-CTA检查,以全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对两组检出情况、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进行评估。结果以全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研究组阳性检出率及阴性检出率分别为62.50%和37.50%,对照组分别为52.50%和4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8 4,P=0.365 6。瘤体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出准确率为92.50%,与对照组的9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 2,P=0.809 4;灵敏度为92.00%,与对照组的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 2,P=0.817 6;特异性为93.33%,与对照组的8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 1,P=0.956 3;阳性预测值为92.00%,与对照组的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0 8,P=0.470 7;阴性预测值为93.33%,与对照组的8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 1,P=0.325 9。结论 LAN患者实施3D-CTA和3D-DSA技术诊断均有显著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治疗需求及实际需求选择合适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摄食-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咽动态透视录像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显著提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显著提高(P0.05),以上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摄食-吞咽功能,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