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4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26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5篇
  2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分析造成运动损伤的技术性因素,减少铁饼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成绩。方法:选取第八届全运会前16名男子铁饼运动员和河北省中学生运动会前16名男子铁饼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影进行拍摄,采用爱捷运动录像解析系统分析获得运动学数据。对32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多年参加训练发生的运动损伤资料,分析并找出铁饼运动员肩部急性损伤的生物力学原因。结果:32名铁饼运动员的统计数据全部纳入结果分析。国家组运动员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损伤、肩袖损伤、肩锁关节扭伤脱位以及三角肌拉伤构成比与省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国家组运动员在最后用力加速阶段铁饼出手时左、右肩速为(2.59±0.56,3.70±0.56)m/s,省级组左、右肩速为(1.50±0.39,3.40±0.87)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最后用力初始阶段、肩髋角减小、右侧投掷臂后留、拉引角达到最小值、胸部肌群预先拉长到最大程度,是发生肩关节三角肌拉伤的主要技术因素;右肩速的大幅度上升,是发生肩袖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大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现状,为大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抽样调查于2004-11进行,随机抽取浙江中医学院、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机电职业学院二三年级的1200名学生,其中男生626名,女生574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防治基本知识、态度,运动损伤发生的性质、部位、程度、原因,运动损伤发生后的处理、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对其中的300名受伤学生于2005-06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表1200份,回收完整合格问卷1152份,回收率96%。①大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共计752人次,发生率为65.3%;其中男生472人次(75.2%),女生239人次(41.6%),男生发生率高于女生(P<0.01)。②大学生运动损伤以扭伤、拉伤、挫伤、擦伤等关节和软组织损伤为主,骨折、韧带断裂等重度损伤偶有发生。③跟踪调查显示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后,轻度损伤者就医较少,以自行处理为主,还有近30%的未作任何处理;中度损伤者以就医为主,自行处理占1/4,少数学生未作任何处理;重度损伤者全部就医。运动损伤发生的急性期,大部分学生能得到治疗,但坚持彻底治疗的较少,有45.0%能够痊愈,47.3%好转,7.7%无效。结论:①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率高,防治意识淡薄,防治知识缺乏,在运动过程中未能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损伤发生后主动求医或配合治疗差。②运动损伤的防治应当引起大学校方和学生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斜刺阿是穴、运动创伤药、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患者进行实验对比治疗观察。结果斜刺阿是穴治疗后疗效的评定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和运动损伤药组、单纯运动处方组(P<0.05)。结论斜刺治疗是运动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4.
高校学生运动损伤540例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55.
运动损伤这个词曾经是专属于职业运动员的疾病名称.如今却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普通百姓的身上。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讲究科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冬季参与运动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专家们指出,冬季运动损伤比其他季节要高出三成.因此提醒广大运动者.特别是老年人,运动过程中要确保安全,不要因运动而损伤,使良好的意愿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56.
随着运动损伤的逐渐增多和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部分ACL的慢性损伤是由髁间窝狭窄而引起的,在治疗ACL损伤时,对髁间窝狭窄进行相应的处理是必要的,可减少其对已损伤的及重建后的ACL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7.
综述国内外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文献,对运动性疲劳诱导方案、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及其与损伤关系进行总结。现阶段,实验室条件下诱导运动性疲劳主要可分为传统型疲劳方案和功能型疲劳方案两种,传统型疲劳方案的模型主要有功率自行车、跑台及台阶实验模型等;功能型疲劳方案更贴近运动实际或比赛中所发生的情况,通常表现为多运动平面相结合的运动形式。此外,对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力学评价主要从运动学、地面反作用力、关节力矩、肌电图指标等方面展开,不同疲劳方案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考虑将疲劳诱导方案和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以便将不同疲劳方案的诱导效果进行比较,为疲劳方案选择提供参考;同时,针对具体动作结构特征,更多地关注不同疲劳方案诱导后大脑-神经活化反馈及肌肉-骨骼激活效应的内在联系,理解不同疲劳方案间的生物力学机制差异,更深层次地探讨疲劳对运动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有些人因踝关节严重扭伤或是反复扭伤,导致长期关节疼痛和无力。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易患骨关节疾病,会增加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机会和愈合的难度。踝关节扭伤后进行康复锻炼,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并预防再次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对广州市20家业余羽毛球团体的400名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进行运动损伤调查,为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结果 广州市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率高达91.73%,主要损伤部位是手腕部、膝部和肩部;损伤类型有关节扭伤、肌肉韧带拉伤、劳损、擦伤等;技术动作错误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占52.20%,另外两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自我保护不足和准备活动不充分,分别占33.07%和30.75%.结论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应掌握规范的动作技术,注意全身各部位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提高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0.
目的:介绍生物材料在运动损伤中的运用情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 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iological materials,Sports Injuries".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1994-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运动损伤,生物材料,应用前景".结果:临床常用的生物材科主要有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包括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脂和聚酰胺等:医用生物复合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钙磷陶瓷、碳、硅酸盐等;医用金属类材料包括纯钛及钛合金、不锈钢、钴-铬合金等,以及处于起步阶段的生物衍生材料.生物材料在运动创伤中主要应用于下面3个方面:人工关节的使用,人工肌腱与韧带在重建肌腱与韧带中的应用,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与国外相比,中国人工材料仍有较大的差距,国产人工关节、可吸收螺丝钉等的质量与国外相距甚远.结论:随着新材料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人工生物材料临床领域里将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