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98篇
  免费   3075篇
  国内免费   627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214篇
妇产科学   190篇
基础医学   1073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5426篇
内科学   2197篇
皮肤病学   412篇
神经病学   437篇
特种医学   8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798篇
综合类   13252篇
预防医学   3066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3445篇
  49篇
中国医学   29244篇
肿瘤学   763篇
  2024年   336篇
  2023年   1236篇
  2022年   1010篇
  2021年   1351篇
  2020年   1347篇
  2019年   1197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1126篇
  2016年   1331篇
  2015年   1559篇
  2014年   2862篇
  2013年   2634篇
  2012年   3338篇
  2011年   3479篇
  2010年   3269篇
  2009年   2917篇
  2008年   3295篇
  2007年   2931篇
  2006年   2689篇
  2005年   2709篇
  2004年   3021篇
  2003年   3115篇
  2002年   2465篇
  2001年   2166篇
  2000年   1847篇
  1999年   1304篇
  1998年   1214篇
  1997年   1070篇
  1996年   997篇
  1995年   892篇
  1994年   730篇
  1993年   509篇
  1992年   426篇
  1991年   383篇
  1990年   398篇
  1989年   494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的中医诊断思维模式可追溯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其本质而言 ,是先明辨体质类型 ,然后 ,在详审三阴三阳体系病变的基础上 ,进行“方剂辨证”,如阳明体质的人 ,易患阳明病 ,可表现为增液承气汤证 ;少阳体质的人 ,易患少阳病 ,可表现为加味逍遥散证 ;太阴体质的人 ,易患太阴病 ,可表现为理中汤证 ;少阴体质的人 ,易患少阴病 ,可表现为肾气丸证 ;厥阴体质的人 ,易患厥阴病 ,可表现为乌梅汤证等。由于体质和病证是相统一的 ,不能说是辨体质和辨病辨证相合 ,我们将它理解为“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62.
63.
常见肝病的证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春 《新中医》1997,29(1):12-14
1 常见肝病证治撮要11 急性肝炎 本病来势凶猛,眼目及全身黄染,饮食乏味,厌油恶心,腹胀闷,肝区有压痛,或无明显疼痛,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或便秘,舌苔黄腻,脉弦缓。治疗大法应以疏肝利胆,清利湿热为主。方以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味:柴胡、黄芩、半夏、太子参、炙甘草、虎杖、茵陈、郁金、川楝子、炒谷芽、炒麦芽、青皮、陈皮、赤芍、厚朴、枳壳。每日1剂,水煎分2次,宜稍凉服。本方旨在疏肝利胆,肝气舒畅,胆汁分泌正常,退黄快,饮食恢复较好。适当加茵陈、虎杖,使湿热之邪有出路。若转氨酶高者,可适当配以护肝药,但不宜大量输液。液体过多,…  相似文献   
64.
中风病名,导源于《内经》,所言中风,皆属外感风邪。自《甲乙经》有偏于邪气,击仆偏枯之说,乃始以内风之病误认外风,而《金匮》以后,遂以昏厥暴仆、瘫痪不仁诸证名以中风,且认为此即《素问》所言之中风,于是内因诸风无不以外风论治,以至于《千金》、《外台》诸书中缺乏治疗内风之切实的方药。迨至金元,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痰,始认为中风多由内发,非外来风邪,但在治疗上仍多拘泥于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治疗外风之方。明清两代医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不少研究和阐发,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中风的理论…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臀肌筋膜挛缩症的发病机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将1856例臀肌筋膜挛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类型、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结果 1856例全部采取手术治疗,经1-8年随访,效果满意。有效率100%,步态恢复正常98%,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臀肌筋膜挛缩症强调早诊断、早治疗,并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实施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早期锻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6.
系统介绍周福生教授运用“三位一体”辨证模式来指导临床用药,周师临床用药的特色在于选药多符合“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一味药在组方中担任不同角色,运用“三位一体”辨证模式指导临床用药的另一个特点是临床辨证分期用药,根据“三位一体”辨证理论可知,每种模式均有三种临床分型。另外还就周师对正确书写处方用名、正确认识掌握用药禁忌(禁、忌、慎)、掌握剂量的准确性、掌握药物的毒性等方面做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根据测量子宫内膜厚度(EM),辨证分组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以子宫内膜厚度的不同,辨证分组治疗。对照组: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治疗方法予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根据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的不同,辨证分组治疗功血,临床疗效的确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8.
探讨抗蛇毒血清在毒蛇咬伤治疗方面的价值及应用方法。方法 对使用抗蛇毒血清治疗毒蛇咬伤 1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例毒蛇咬伤患者 111例治愈无并发症 ,1例右小腿内侧 3cm× 2cm瘢痕形成但不影响行走 ,1例右中指截指 ,1例并发严重肾功能衰竭转院。结论 早期足量使用相应抗蛇毒血清治疗毒蛇咬伤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9.
鼻衄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 ,《内经》中常以鼽衄并称。由于其血出之于鼻 ,鼻为肺之外窍 ,病位在肺 ,故治疗多从肺论治。然而《内经》并不以鼻衄独属于肺 ,指出本病与肝 ,与阳明经和太阳经亦密切相关。笔者在临床中通过长期观察 ,对于本病常采用从肝论治的方法 ,疗效颇佳 ,兹举例 4则如下。1 肝火上炎盛某 ,男 39岁 ,1998年 6月 3日初诊。患者 2天前突发鼻出血 ,经治无效 ,特来求治。刻诊见鼻孔出血不止 ,兼见头胀眩晕 ,心烦 ,口苦口干 ,小便黄 ,大便干 ,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数。证属肝火上炎 ,灼伤血络。治当清肝泻火 ,凉血止血 ,方用清衄…  相似文献   
70.
袁晓宇 《中医研究》2005,18(7):51-53
心脏病是以心脏本身病变为主的多种临床证候的总称.心脏发病可影响它脏,它脏之疾也可累及心脏,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而只要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四诊八纲,脏腑辨证,审因论治,亦可分清主次,正确立法,精选方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