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30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388篇
内科学   355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3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948篇
综合类   6742篇
预防医学   195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118篇
  18篇
中国医学   1244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408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1158篇
  2013年   1252篇
  2012年   1656篇
  2011年   1901篇
  2010年   1796篇
  2009年   1764篇
  2008年   1897篇
  2007年   1655篇
  2006年   1503篇
  2005年   1408篇
  2004年   1128篇
  2003年   903篇
  2002年   710篇
  2001年   518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讨论新建输液车间工艺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2.
静脉输液是治疗小儿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小儿血管细,好动,易发生药物渗漏。为了有效的防治,我们加强了巡视、放电视、VCD等方法,有效的防治了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分析低血容量休克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低血容量休克患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 25例低血容量休克患在抢救过程中应抓住早期,快速,足量三个环节扩容,同时密切监测甲皱微循环及CVP变化,在未出现并发症如DIC,ARDS等情况下宜早期扩容,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35.
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在我国已逐渐普及使用.它较传统的静脉穿刺有很多优点,尤其对老年患者,由于其外周静脉细,脆性大,传统头皮针穿刺困难,保留时间短,患者不愿意接受.另外,对病情较重,又不合作的老年病人,为避免反复穿刺,延长保留时间,均可使用静脉留置针.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曾雪梅  吴燕萍 《广西医学》2002,24(8):1305-1306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发展 ,社区居民自觉利用卫生资源的意识逐步增强 ,开设社区家庭病床是为社区老年病人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卫生服务措施之一。我院社区医疗科自 1 999年 5月至2 0 0 1年 8月共为 1 63名 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开设家庭病床 ,并在病人及其家属自愿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37.
38.
患者,男性,70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语言不清3天”入院。查体:血压165/110mmHg。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左Babinski征( )。诊断:①脑梗塞(右基底节)②高血压病。给予脱水、抗凝、扩血管等静脉输液治疗,患者肌力渐恢复。于入院后第10天输液  相似文献   
39.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使病人得到迅速、快捷的补液及给药的主要手段。为防止输液差错,配药护士要在输液瓶的标签上写上病人的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滴速。但其存在以下不足:字是直立写在标签上的,而输液时瓶是倒置挂的,加之新写的字迹覆盖液体名、写上的字迹又若隐若现,在输液过程中查看所输液体名和药名时较为困难。为克服这一不足,将原有的“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40.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安全管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菊芬  杨素清 《护理研究》2005,19(8):1580-1581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是为保证病人的输液质量而对输液进行集中管理、集中配制的新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在开放条件下进行药物配制的工作流程,使操作人员在局部百级洁净区严格按照无菌配制技术集中配制药物,可以防止细菌和微粒的污染,为病人提供无菌、安全、高效的药品,并可减少由于输液反应而引发的医疗纠纷;通过购买大包装的药品,可以降低药晶价格、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临床护士用于药品配制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护理质量。虽然PIVAS在医院工作中受到欢迎,但由于运行环节较多,且在我院启用的时间不长,还是一项不成熟的服务模式,我们也发现一些尚待提高和解决的问题。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了一系列防范措施,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在实施过程中运行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