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50篇
  免费   1395篇
  国内免费   953篇
耳鼻咽喉   110篇
儿科学   155篇
妇产科学   149篇
基础医学   1390篇
口腔科学   165篇
临床医学   9570篇
内科学   1618篇
皮肤病学   166篇
神经病学   246篇
特种医学   7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1786篇
综合类   11498篇
预防医学   4039篇
眼科学   210篇
药学   7238篇
  34篇
中国医学   4880篇
肿瘤学   531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612篇
  2022年   559篇
  2021年   739篇
  2020年   710篇
  2019年   652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704篇
  2016年   895篇
  2015年   1195篇
  2014年   2172篇
  2013年   2181篇
  2012年   2834篇
  2011年   3136篇
  2010年   2852篇
  2009年   2751篇
  2008年   3309篇
  2007年   2826篇
  2006年   2462篇
  2005年   2606篇
  2004年   2071篇
  2003年   1586篇
  2002年   1258篇
  2001年   1031篇
  2000年   891篇
  1999年   656篇
  1998年   524篇
  1997年   473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413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了解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氧化特性 ,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二次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制备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抗氧化物质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 ;连续监测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在 2 34nm的吸光度以测定其氧化敏感曲线 ;在血管内皮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培养后测定培养液丙二醛的浓度。实验成功分离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与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相比 ,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少 ,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6 5 %、39%和 2 4 % ,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延迟时间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37.5 % ,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及氧化速率分别是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1 .7倍和 1 .2 8倍 ;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随加入脂蛋白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高 ,2 4h时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5 0mg组、1 0 0mg组、1 5 0mg组与相同剂量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丙二醛显著增高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能力下降 ,氧化敏感性增高 ,并促进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2.
小儿患病后,静脉输液是住院期间给药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急诊危重患儿,必须迅速静脉给药。因此,患儿静脉给药一针见血技术的高低,穿刺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患小儿否转危为安。另外,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作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十余年,在小儿头皮静脉血管穿刺输液这项技术操作上有较深刻的体会。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尤其是小静脉、毛细血管的穿刺,是一项非常精细的操作。它要求操作必须非常细心,并且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现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3.
陆飞 《中国保健》2006,14(8):69-69
目的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本院2005年门诊输液处方4850张.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和有关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共209张,占被查处方4.3%,多为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和用法不当.结论建立临床药师和临床医生之间的用药信息反馈,可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儿茶素在防治前列腺癌中已经表现出令人兴奋的结果,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对前列腺癌形成中的关键酶进行调控。就儿茶素对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2):934-934
由王多友教授作序、王大波主任编著的《现代麻醉实用信息速查盘卡》已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7月出版。该盘卡保留了1991年版《麻醉常用数据速查盘卡》中与麻醉相关的基本知识,如创伤指数、心脏功能分级、体重指数、呼吸功能参数、血液动力学参数等数据,以及常用麻醉药的药理、麻醉中常用药物等基础上,增补了择期手术前准备参考标准与实验室检查、麻醉药与围手术期药物相互作用、癌症晚期三阶段止痛原则等,并介绍了近年来新麻醉药物的药理、药效、用量、使用方法等,包括新肌松药、新静脉麻醉药、新麻醉性镇痛药、新吸人麻醉药以及血浆代用品、常用阿片类药物等新信息。该盘卡分为26个板块,4轮,9个窗口,可互相对照快速查找,信息量大,使用方便。为麻醉医师和急诊、急救医师提供了临床工作中的必要相关知识和临床数据,使医务人员以最短的时间查找基本数据并指导临床工作。该盘卡定价:25元。联系人:王大波主任。地址: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青年大街84号,辽宁省辽阳市第三医院麻醉科(邮编:111000)。电话:0419—6899540,手机:13081785999。  相似文献   
36.
目的加强门、急诊静脉输液无菌技术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方法2005年7月我院选拔门、急诊护士进行了一次密闭式静脉输液法考核,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执行。操作者按“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操作5次,操作对象为住院和门诊输液病人。评分方法:3位护理部主任和6位科护士长组成3个考评小组,负责考评。每位操作者成绩为:5次操作经三组考评人发现问题扣分后所得分数之和的平均分。结果参加考试人员68人,操作对象340人,单次操作考试最高分90分,最低分68分;5次操作均分最高分90分,最低分70分。结论实行定员定编竞争上岗,定期进行考核、整改以激发门、急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37.
随着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护理也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所以护理专业化是护理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护理众多的实践领域中,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正在走向专业化。  相似文献   
38.
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措施,是每个护士掌握的基本技能。每天护士都要为病人进行大量静脉输液,在输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会为病人减轻心理负担,减少不必要的痛苦,为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39.
叶桂芳 《护理学杂志》2006,21(11):52-53
目的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失误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30个工作日输液的前50例次患者(共1 500例次)按单、双日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由3名护士独自完成从接输液单到输注操作的全过程;观察组则按流水操作模式,1名负责接输液单、贴瓶签、摆药、皮试(舍看结果)、巡视、接瓶、拔针及处理输液故障等,1名负责核对药物及配药,另1名负责输注.比较两组每天连续完成50例次输液所用时间、差错失误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完成50例次输液所用时间及差错失误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门诊输液室采用流水式操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失误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0.
微波在滴眼瓶消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蓓蓓  黄薇薇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46-3446
通常所谓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3000MHz之间的电磁波.2450兆赫是常用消毒微波之一。微波不仅可以杀灭细菌繁殖体,也可以杀灭真菌、病毒和细菌芽孢,其杀菌机制除有热效应外,还具有某些非热效应。另外微波具有吸收性,容易被含有水份的物体吸收而转变成热能;微波还具有穿透性,可以穿透玻璃、纸张、陶瓷、聚乙烯等绝缘材料而不被吸收。因此,微波在医院制剂包装材料消毒方面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