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591篇
  免费   13382篇
  国内免费   6097篇
耳鼻咽喉   3788篇
儿科学   1892篇
妇产科学   3527篇
基础医学   6841篇
口腔科学   5239篇
临床医学   76029篇
内科学   19932篇
皮肤病学   2510篇
神经病学   5567篇
特种医学   136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3篇
外科学   51951篇
综合类   134146篇
预防医学   23855篇
眼科学   13969篇
药学   55155篇
  873篇
中国医学   24143篇
肿瘤学   6891篇
  2024年   2008篇
  2023年   8679篇
  2022年   7427篇
  2021年   9822篇
  2020年   10150篇
  2019年   10640篇
  2018年   4909篇
  2017年   9683篇
  2016年   10270篇
  2015年   11666篇
  2014年   22507篇
  2013年   21771篇
  2012年   26777篇
  2011年   28549篇
  2010年   27015篇
  2009年   25341篇
  2008年   27667篇
  2007年   25684篇
  2006年   21470篇
  2005年   23392篇
  2004年   20428篇
  2003年   19880篇
  2002年   15111篇
  2001年   12443篇
  2000年   8980篇
  1999年   7164篇
  1998年   5770篇
  1997年   5161篇
  1996年   4615篇
  1995年   3920篇
  1994年   3021篇
  1993年   1902篇
  1992年   1611篇
  1991年   1553篇
  1990年   1123篇
  1989年   1133篇
  1988年   249篇
  1987年   266篇
  1986年   149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32.
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与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疗效优良率。结果实验组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低(P <0.05)。实验组的优良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P <0.05)。结论对需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有效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3.
梁双 《医疗装备》2020,(6):21-2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传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开展膝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各项Rasmuss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目的 探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联合 ERAS 治疗高位直肠及乙状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1 月至2018 年 10 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进行加速康复外科干预的 92 例高位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患者资料,根 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加一孔手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组39 例及常规腹腔镜手术联合ERAS 组 53 例,对比两组围术 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且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上下切缘、清扫淋巴结数量及 并发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但单孔加一孔手术联合ERAS 组较常规手术联合ERAS 组,总切口长度更短 [(6.7±1.1)cm 比(8.5±1.3)cm,P=0.000],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更早 [(22.2±5.2)h 比(27.1±7.9)h,P=0.001],首次排便 时间更早[(70.2±19.8)h比(83.1±20.4)h,P=0.005],术后第一天C反应蛋白值更低[(43.5±28.6)mg/L比(57.2±33.2) mg/L,P=0.038],术后住院时间更短 [(7.0±1.7)d 比(8.1±2.1)d,P=0.010],且术后 2~4 天疼痛评分更低(P < 0.05)。 结论 经验丰富的腔镜医师采用单孔加一孔手术治疗高位直肠及乙状结肠癌并联合 ERAS 干预是安全可行的,且单孔加一孔 手术可减低操作难度,具有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辅助性T细胞(Th)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95例结直肠癌术后合并感染性并发症患者为感染组,95例术后未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结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3 d、7 d晨起空腹外周血,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验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含量及Th1/Th2比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WBC、PCT和Th1/Th2比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3 d、7 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外周血Th2细胞含量、WBC计数均高于对照组,Th1/Th2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 ROC曲线显示,术后3 d、7 d,PCT、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AUC均>0.80。PCT联合Th1/Th2比值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指标单独诊断相近。结论 PCT和Th1/Th2比值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快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