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58篇
  免费   964篇
  国内免费   442篇
耳鼻咽喉   146篇
儿科学   120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604篇
口腔科学   462篇
临床医学   6452篇
内科学   1474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884篇
特种医学   13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031篇
综合类   11746篇
预防医学   2115篇
眼科学   370篇
药学   4448篇
  55篇
中国医学   2369篇
肿瘤学   434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600篇
  2020年   695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698篇
  2016年   829篇
  2015年   987篇
  2014年   2036篇
  2013年   2048篇
  2012年   2580篇
  2011年   2670篇
  2010年   2331篇
  2009年   2048篇
  2008年   2172篇
  2007年   2089篇
  2006年   1736篇
  2005年   2016篇
  2004年   1675篇
  2003年   1638篇
  2002年   1343篇
  2001年   1103篇
  2000年   750篇
  1999年   621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471篇
  1996年   406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刘晓清 《实用医技杂志》2013,(12):1349-1350
<正>切口感染临床较常见,多采取换药治疗,愈合慢,瘢痕大。目前多采用敞开引流再缝合的方法,治愈率高[1]。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12年2月对47例切口感染患者采取敞开引流再缝合,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切口感染敞开引流再缝合49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能578岁,平均(49±11)岁。切口内均有脓性分泌物,切口直径均>5 cm,采取压迫包扎方法。乳腺纤维瘤切除4  相似文献   
992.
唐志豪 《中国现代医生》2014,(5):118-119,12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10 d内换药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Ⅱ期手术处理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应用抗生素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植皮优良率分别为(14.59±3.29)d、(14.11±1.78)cm2、(9.34±1.28)次、(2 102±125)元、(29.43±1.57)d及70.00%,观察组分别为(9.02±1.38)d、(10.22±1.54)cm2、(1.78±0.36)次、(1 688±101)元、(16.27±0.89)d及9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之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引流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拔除引流管后出现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将乳腺癌引流管拔出后再次出现皮下积液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重新放管自然引流或注射器穿刺抽液加压包扎的传统引流方法进行处理,治疗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器进行引流。观察2组患者引流时间,出现皮瓣坏死、切口延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引流时间(6.12±1.34)d,对照组的平均引流时间(10.22±3.18)d。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8%、32%。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负压引流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管拔除后出现皮下积液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能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44-3045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14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两组,每组人数均为57例。其中常规组行切开引流治疗,治疗组以切开挂线术,记录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治疗组肛瘘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为7.0%、3.5%,明显低于常规组21.1%、12.4%,治疗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手术用时、术后疼痛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用时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肛周脓肿改善率为96.5%,明显高于常规组87.7%,治疗组治疗效果好(P0.05)。临床对肛周脓肿患者以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恢复效果、预后效果好,肛瘘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感染的常规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9%,2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实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感染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6.
心脏破裂伤临床少见,大部分病人都在现场或送医途中死亡,是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但良好的组织、畅通的绿色通道、训练有素的团队依然可以提高存活率.本文回顾总结东莞市石碣医院2006-2008年间抢救成功的3例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  相似文献   
997.
高艳芬  梁宝卿 《全科护理》2014,(11):990-991
[目的]探讨管道塑型高举平台双固定法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5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病人采用管道塑型高举平台双固定法固定引流管(观察组),选取36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病人采用普通固定法固定引流管(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固定效果和引流管固定后牵扯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皮肤压伤、管道脱出、胶布松脱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病人因引流管牵拉造成的疼痛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管道塑型高举平台双固定法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32例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局麻或全麻情况下给予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观察血肿清除情况。结果术后第5天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6例患者血肿完全清除,10例患者血肿清除率达90%以上,10例患者血肿清除率在80%~90%,2例患者血肿清除率在50%~80%,4例患者血肿清除率在50%以下。未出现切口感染、颅内感染、再出血病例。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因大面积脑梗死死亡,1例因脑疝死亡。30例生存患者术后6h以后清醒,出院后随访3~6个月,平均(3.5±0.8)个月。3个月后1例患者GOS评分为3分,25例患者GOS评分为4分,4例患者GOS评分为5分。结论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有效避免脑组织损伤,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癌术后不同拔除引流管时机的安全性。方法将98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胸腔引流量≤300 ml/24 h时拔管,48例)和对照组(胸腔引流量≤100 ml/24 h时拔管,5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拔管后12、24 h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引流管的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胸腔穿刺率与再次置管率,并观察术后24、48 h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后24 h与拔管即刻的胸腔积液常规和生化指标。结果 (1)观察组患者在拔管后12、24 h疼痛程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1)。(2)术后24、48 h胸腔引流量方面,术后以及拔管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积液的复发率、再次胸腔穿刺率方面,术后24 h与拔管即刻胸腔积液常规和生化指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5.8±2.1)〕d显著短于对照组〔(7.2±2.4)〕d(P<0.01);观察组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50.2±26.4)h〕显著短于对照组〔(68.5±28.7)h〕(P<0.01)。结论对于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300 ml/24h时拔管安全可行,可以有效地减轻术后引流管引起的疼痛,减少住院天数与并发症,对老年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00.
李祥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392-1394
目的: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骨筋膜室综合症中的治疗作用分析。方法选取40例四肢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持续治疗7天,负压控制在-60--80 kPa (-450--600 mmHg)之间。结果通过治疗后,抽取的40例研究对象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患者的肢体肿胀现象有效缓解,手术治疗后变为正常状态且通过切开观察其创面没有感染现象。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迅速对骨筋膜室减压,降低室内压力,积压物无残留,操作简单、经济使用、安全高效,并且避免创面感染,工作量小,与传统方法相比患者疼痛减少,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