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9篇
  免费   1426篇
  国内免费   1971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269篇
妇产科学   244篇
基础医学   1862篇
口腔科学   702篇
临床医学   3925篇
内科学   2313篇
皮肤病学   129篇
神经病学   594篇
特种医学   5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808篇
综合类   7210篇
预防医学   1084篇
眼科学   354篇
药学   2715篇
  34篇
中国医学   1314篇
肿瘤学   1744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607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538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842篇
  2014年   1291篇
  2013年   1287篇
  2012年   1630篇
  2011年   2025篇
  2010年   1849篇
  2009年   1724篇
  2008年   1950篇
  2007年   1701篇
  2006年   1318篇
  2005年   1537篇
  2004年   1282篇
  2003年   946篇
  2002年   656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真菌病     
20 0 4 0 779 唑类药物体外诱导白念珠菌耐药的初步研究/宋晓静(浙大一附院皮肤科)…∥临床皮肤科杂志.- 2 0 0 3,32 (10 ) .- 575~576将质控株及敏感白念珠菌在含不同抑菌浓度的氟康唑(FCZ)、酮康唑(K CZ)、伊曲康唑(ICZ)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人工传代诱导耐药。结果白念珠菌在高浓度的唑类药物培养基中能诱导耐药,且为交叉耐药,而在低浓度中经传2 0代仍不能诱导耐药,诱导后的耐药菌株在无药物培养基中传代可恢复敏感性。提示唑类药物能诱导耐药白念珠菌的产生,但与诱导药物的浓度有关,且为不稳定耐药。(汤亚娥)2 0 0 4 0 780 白念珠…  相似文献   
9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肝细胞样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肝细胞样分化的诱导条件,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肝细胞培养液中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定向诱导。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性质。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HGF和EGF诱导7d后变为肝细胞样圆形;2周后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分化后细胞表达肝细胞标志物CK18和白蛋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条件诱导下可以向肝细胞方向分化。有可能作为肝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3.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制及其成骨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自行研制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评估其成骨效应。方法 取南海澄黄滨珊瑚碳酸钙在特定条件下经过“热液交换反应”,制成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人工骨,并将其与基因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几丁糖复合制成了三种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omposite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人工骨,将此三种不同配型的复合人工骨和单纯CHA人工骨分别植入四组24只SD大白鼠肌肉内。手术后2、4、6、8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计数高倍单位视野内的成骨细胞数量和炎性细胞数量。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处理系统分析。结果 术后各时期取材结果显示:B组(CHA rhBMP2)和D组(CHA rhBM2P 几丁糖)的单位视野内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A组(单纯CHA)和C组(CHA 几丁糖):而C组和D组的单位视野内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A组和B组。即D组人工骨的单位视野内的成骨细胞数量多、炎性细胞少。结论 rhBMP2-几丁糖/CHA复合人工骨不但具有显著的成骨诱导作用,还具有炎症反应轻及持续的诱导成骨作用,是一良好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体外培养的生物特性。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冷冻保存细胞复苏后的生长状况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进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呈现梭形、多角形外观,具有较强的生长增殖能力,复苏细胞生长状况无明显改变;细胞CD44。CD54抗原有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分化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合成碱性磷酸酶(ALP)能力增强,矿化结节逐渐出现。结论:建立稳定可靠的分离培养小鼠骨髓MSCs方法,分离出的MSCs具有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可用于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5.
顺铂体外诱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株(QGY/DDP)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顺铂(DDP)诱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株(QGY/DDP),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间歇诱导法,逐步递增DDP浓度,获得耐药细胞株QGY/DDP;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细胞计数法计算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胞内铂离子蓄积量,流式细胞仪测定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了顺铂诱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株QGY/DDP,耐药指数为10.81,与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等抗癌药有明显的交叉耐药;与QGY细胞相比,QGY/DDP细胞增殖减慢、倍增时间延长,G0/G1期细胞增多、S期与G2/M期细胞减少,细胞内Pt含量降低,GST-π的表达升高,而P-gp无明显变化.结论 QGY/DDP细胞具有耐药表型及耐药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其耐药机制与细胞内Pt含量降低和GST-π过表达有关,而与P-gp无关.  相似文献   
96.
丁酸钠(NaB)是一种短链脂肪酸诱导分化剂,对脑胶质细胞瘤可通过抑制其组蛋白脱乙酰基转移酶,致细胞的基因表达、酶类和信号传导通路发生变化来遏制恶性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分化。同时,与化学疗法或温热疗法联合应用时,可产生协同效应。但由于其血浆中的半衰期较短,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丁酸钠将会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脑胶质细胞瘤药物。  相似文献   
97.
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治疗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部分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及术后留置尿管拔出病人,易发生尿潴留。经有效的护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自然排尿,无需导尿或再次导尿。现结合文献综述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98.
缺氧诱导因子—1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一种在体内广泛存在的由缺氧、铝、镁、镍等诱导细胞产生的具有转录活性的核蛋白,由α和β亚基组成,两者属碱性螺旋。环-螺旋-PAS家族蛋白。近年研究发现,HIF-1参与心血管发育的调控,与缺血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进一步探讨HIF-1在机体缺氟、缺血稳态中的作用,对研究缺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小剂量长春新碱对小鼠M1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培养小鼠髓性白血病(M1细胞)来检测小剂长春新碱(VCR)对小鼠M1细胞分化诱导功能。方法:分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使用VCR1次5ug后进行吞噬功能实验,及对细胞形态的观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使用小剂量长春新碱后小鼠M1细胞诱变细胞增多,吴噬功能增强,结论:说明小剂量长春新碱对培养小鼠M1细胞有一定诱导功能,诱导其向粒细胞、吞噬细胞方向转化,在临床上白血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ed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异位诱导成骨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yrosine kinasere ceptor A,TrkA)的表达,探讨NGF在BMP骨诱导中的作用。方法ICR小鼠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均制备右侧股后部肌袋异位成骨模型。实验组植入含rhBMP-2胶原复合物,对照组仅植入相同体积的胶原海绵。分别于术后7、14和21d取材,行大体、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及RT-PCR检测。结果大体观察实验组术后7d,右股后部可扪及较硬肿块;术后14、21d,肿块硬度增加。对照组各时间点未发现肿块。组织学观察实验组中rhBMP-2胶原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骨诱导材料植入后7d,NGF于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14d,NGF阳性表达局限于部分成骨细胞、幼稚骨细胞和成骨样细胞,同时在骨髓中单核巨噬细胞、多核巨噬细胞和破骨细胞中有明显表达;21d,只有少量成骨样细胞和破骨细胞以及骨髓中多核巨噬细胞有NGF表达;Trk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NGF的表达基本一致。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未见成骨现象。实验组NGFmRNA的RT-PCR检测显示,术后7dNGF的mRNA表达最高,14d表达下降,21d只有微量表达。结论rhBMP-2复合物是一种有效的诱导成骨材料。在外源性BMP诱导成骨过程中有明显的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的表达,NGF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参与BMP的诱导成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