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2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340篇
耳鼻咽喉   124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418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900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65篇
特种医学   350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1613篇
预防医学   699篇
眼科学   1898篇
药学   572篇
  7篇
中国医学   738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内窥镜立体视觉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成果,结合计算机立体显示技术,研究开发了双目成像法内窥镜立体显示技术。研究了双目成像法模型,设计出新型三维电子内窥镜的头端和视频系统,使医生能够观察到立体的内窥镜图像。  相似文献   
72.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提出了用于选择视觉的数据和智能控制的动态网络系统的神经实现过程。模型由数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用于不同的处理。所有的神经子系统与信息和控制流程的倒序和顺序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3.
帕金森病患者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 (PD)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视觉诱发电位 (VEP)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检测 70例PD患者BAEP和VEP ,并设正常对照组 6 0例作对照。结果 :PD组BAEP异常 31例 (44 % ) ,正常对照组异常 11例 (18% ) ,P <0 0 1。VEPN75、P10 0、N135的潜伏期分别为 93 2± 15 1ms、12 5 2± 12 .4ms和 15 7 2± 19 5ms ,均较正常对照组 83 1± 14 8ms、10 4 2± 7 3ms和139 4± 14 4ms明显延长 ,P <0 0 1;PD患者VEP的P10 0潜伏期与UPDRS评分呈正相关 ,r =0 6 1,P <0 0 1。结论 :BAEP和VEP可客观地反映PD患者听觉和视觉通路电生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74.
迭代加权稀疏分解法是按照白噪声在小波的多分辨结构中的二尺度关系来确定求最小l1模优化问题时的加权系数,并通过一个迭代过程来逐步消除强噪声的影响。通过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单次提取的研究说明了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单次提取效果,其实验结果支持单次提取的视觉诱发电位是不相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报道以RDS立体图作为检测图形,用液晶开关实现其三维立体显示的一些探索性研究,用液晶开关眼镜作为立体图的同步分离部件。使得本系统建立于继时法成像的基础上,因而消除了“红绿竞争”等影响检出精度的因素;系统采用帧频作为同步切换的总控信号,使CRT的视页切换与液晶眼镜开关同步,为此而开发出的显示寄存器编程技术解决了CRT视页切换的超高速要求。  相似文献   
77.
用小波变换提取视觉诱发电位信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觉诱发电位(VEP)信号的动态提取及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硬件采集的VEP信号经过叠加平均处理后仍含有大量背景噪声,不能直接用于诊断分析。小波变换是一种新兴时频分析方法,适于分析非平稳信号。在我们研制的视觉生理地形图系统中,成功地用它从背景噪声中提取出VEP信号,完成信号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78.
用自回归白化滤波器提取脑-机接口信号VE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脑-计算机接口这种新颖的人-机交互模式构建一种脑控拼写装置,其主要问题是实时、准确地从头皮电极记录到的脑电背景信号中提取视觉诱发电位,以决定用户选择按键。由于在一个短时程内可以认为自发脑电是平稳的,利用靶刺激出现前记录到的非靶刺激信号计算自回归模型参数,构造一个白化滤波器,再将实时信号通过白化滤波器滤波,使自发脑电得以白化,然后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滤除白噪信号。结果表明靶刺激信号更加突出,提高了后续模式分类的正确率。采用模拟自然阅读诱发模式使短时信号的平稳性得到了保障,利用白化滤波器去除自发脑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事件相关电位P_(300)、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亚临床肝性脑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50例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进行了心理测验,并做了头颅CT和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检查,30例正常人做为对照组。结果: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心理测验,韦氏法智力低下率为76%,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1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20%,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率为40%,事件相关电位异常率为71%,正常对照组四种诱发电位的正常率是100%。头颅CT结果与亚临床肝性脑病无关。结论: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在亚临床肝性脑病中是异常的。事件相关电位更为敏感,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眩光是影响视觉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眩光后人眼的恢复时间则是进行眩光评价的重要标准。目前的眩光研究都是停留在针对普通照度的眩光源的研究背景下。通过对能产生高照度的眩光源照射后的人眼视觉恢复情况的实验研究,得到在强光干扰条件下的眩光影响因素关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人眼恢复时间计算公式的修正,提出一种在强光干扰下对眩光的客观评价方法。通过实验,基本验证了该公式在高照度情况下的有效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