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是精神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和实施对精神障碍者服务的一门应用性科学。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是以精神医学、生物学、行为学、护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特别是各类精神障碍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变化的特点,精神科护理由过去的医学生物模式、被动性护理转化为现代的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2.
《妇幼健康》2004,(6):72-72
你想了解自己的性格吗?据说从点菜上可以看出你的性格,要不要试试看?  相似文献   
93.
谢小强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9):953-95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从潜在恶性到恶性过程,复发和转移十分常见[1]。GIST转移途径与肉瘤相似,主  相似文献   
94.
老年患者和儿童药物治疗依从性分析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涌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401-1402
依从性是指患者对规定执行的医疗或科学试验措施所接受和执行的客观行为及其程度,称顺应性。不依从性是患者不遵守医嘱正规服药的行为表现。本文针对老年患者和儿童用药依从性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5.
众所周知,吸毒人员的生活都很懒散,他们极其随便,不愿受道德和纪律约束。强制戒毒人员因为受到了法律制裁,他们在戒毒所里的行为表现还会有所收敛,而自愿戒毒人员则不然,至今国家对自愿戒毒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戒毒所对他们进行处罚时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自愿戒毒者也清楚,戒毒所对他们来戒毒是持欢迎态度的,鉴于此,自愿人员在戒毒所内的表现更是有恃无恐,无法无天。笔者从事自愿戒毒工作多年, 对自愿戒毒人员的情况有一定的认识,在此愿和大家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96.
刘燕 《江西医药》2007,42(12):1217-1218
心理护理就是遵循病人的心理规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表现,解决病人的心理难题,在病人心理上起到安抚、激励、慰藉作用.使病人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现结合我医院开展整体化护理的实践.浅谈一下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97.
徐艳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73-373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对事、对物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反应。幼儿社会行为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和幼儿间的关系。社会行为表现好,社会交往就不受或少受阻碍,人际关系就会融洽,幼儿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大量信息,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促进社会性的发展。反之,幼儿就不容易和他人进行友好交往,幼儿心理会产生极大压力,  相似文献   
98.
新生儿的心理活动是通过行为表现来表达,而行为表现主要取决于其需要的满足和身体的健康状况。因此,护士能从哭闹及行为中鉴别新生儿的需求及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及时提供护理支持和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孤独谱系障碍(ASD)患儿消化道症状的检出率及消化道症状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为ASD的干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5版的诊断标准,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儿童康复中心就诊的ASD患儿112例,选取正常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孤独谱系障碍评定量表(CARS)、孤独谱系障碍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对ASD患儿进行症状评估,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对ASD患儿进行发育评估,采用问卷调查儿童的消化道症状与行为表现结果 ASD组消化道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3% vs.24.0%,χ2=33.012,P<0.001)。将ASD患儿分为有消化道症状组(62例)和无消化道症状组(50例),两组间GDS、CARS和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消化道症状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伤人/自伤)、重复刻板行为问题以及总评分明显高于无消化道症状组(t=4.868、4.101、4.812、5.968,P<0.001)。结论 ASD患儿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有消化道症状比无消化道症状的ASD患儿具有更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提示临床干预消化道症状可能对ASD患儿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朱蒂 《自我保健》2010,(1):16-16
一天,表姐来访,说儿子萌萌近来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他不仅害怕周围的一切事物.就是见到家人或小朋友也会“吓”得哆嗦。夜里只要有一点声音,他也吓得不敢独自睡觉.还出现了说话结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